《春秋说》是由南宋官员洪咨夔(1176-1236)所撰的文集。洪咨夔字舜俞,浙江临安人,嘉泰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因忤权臣史弥远被罢官,家居九年期间完成此书。原书据吴潜《行状》记载为三十卷,现存版本系清代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
该书以《左传》经文为主,兼采《公羊传》《谷梁传》之说,通过对季氏专鲁、晋曹关系等事件的分析,提出“圣人以天治人”的核心主张,将《周易》卦象与《春秋》历史演变相融合。书中部分论断因涉及庆父出奔等事件被指牵强附会。《四库全书》本附有按语考辨三传异同,缺佚内容包括僖公十四年至襄公三十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