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宋李嵩画罗汉轴
倪瓒《画竹石图》页
李容瑾汉苑图
萧照山水画《山腰楼观图》轴
传巨然山水画《寒林晚岫图》轴
倪瓒山水《松林亭子图》轴
钱选《芙蓉鸳鸯图》轴
宋人山茶梅花轴
俞和篆隶书《千字文册》38开册页
俞和《临张养浩书忠祐庙碑》16开册页
沈度小行楷书《不自弃说》轴
沈度隶书《归去来辞》轴
明人画麒麟沈度颂
张雨行书《书七言律诗》轴
张雨行书《书唐人绝句》轴
宇文公谅山水画轴
赵伯骕山水人物画《风檐展卷图》页
王守仁草书《书象祠记》卷
王守仁(王阳明)行书《书五言古诗》轴
王守仁行草书《龙江留别诗》法帖墨拓(册页+合卷)
三希堂法帖《王守仁草书与日仁书帖》墨拓
饶介行草书《书五言古诗》卷
饶介行书《书中峰幻住像偈》
饶介草书《书梓人传》法帖墨拓(册页+合卷)
饶介草书《书送孟东野序》法帖墨拓(册页+合卷)
饶介行草书《蕉池积雪诗并记》墨拓(册页+合卷)
吴说游丝书卷
吴说《致大孝宣教尺牍;门内帖;致御带观察尺牍》法帖墨拓
宋吴说行书《说顿首上启尺牍》
赵雍山水画《采菱图》轴
传宋李嵩画罗汉轴
元人画冬景《溪山积玉图》页
马麟《初日芙蓉图》轴
倪瓒《画竹石图》页
李容瑾汉苑图
传巨然山水画《寒林晚岫图》轴
倪瓒山水《松林亭子图》轴
钱选《芙蓉鸳鸯图》轴
宋人山茶梅花轴
俞和草书临王帖轴
俞和楷书《急就章释文》册
俞和《临定武褉帖》
俞和篆隶书《千字文册》38开册页
俞和《临张养浩书忠祐庙碑》16开册页
俞和草书《前有尊酒行》法帖墨拓
俞和临张芝与王羲之
俞和小楷书《急就章》法帖墨拓(册页+合卷)
弘历草书《御临俞和前有尊酒行》法帖墨拓
朱彝尊隶书临曹全碑卷
朱彝尊隶书五言联二轴
朱彝尊隶书五言对联
朱彝尊隶书书五言联
朱彝尊行草书《致峰函》
朱彝尊行楷书书扇页
沈度小行楷书《不自弃说》轴
沈度隶书《归去来辞》轴
明人画麒麟沈度颂
沈度馆阁体《敬斋箴》页
沈度台阁体《谦益斋铭》页
沈度行楷书《四箴帖》法帖墨拓
羊欣(370年~442年),字敬元,南朝宋大臣、书法家,桂阳太守羊不疑之子。善于真书,沈约评价:王献之之后,可以独步。传世书迹有《暮春帖》,见于《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丛帖
朱耷,字刃庵,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擅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明代中期书画家。青藤画派鼻祖,创“大写意花鸟”画风。明代的水墨写意画迅速发展,以徐渭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画非常流行。徐渭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成为明代成就极高的写意画大师。
草书代表人物:崔瑗、张芝、张旭、怀素、王羲之等。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吴大澂(1835年-1902年)清代后期官员、金石学家、书画家、古文字学家 。吴大澂善书法,有书名,兼长丹青。中年以后参以古籀文,书道益精。平时作札与人,常用古籀。亦好大篆。其篆书吸取金文笔意,结字谨严,颇具古意。
赵干,五代·南唐画师。后主李煜朝为画院学生,擅画山水、林木、人物,长于构图布局。所画皆江南风景,表现“烟波浩渺、风光明媚”之山光水色尤具独到。代表作品《江行初雪图》...
顾沄(1835—1896年)字若波,号云壶、壶隐、壶翁、云壶外史等。吴县人。布衣。工画山水,清丽疏古,得“四王”、吴、恽诸家之长。墨法明润秀雅,笔意疏古清丽,吴侬软语,浅斟低唱,得柔美之致,乏遒劲之气。
王学浩(1754—1832)字孟养,号椒畦,江苏昆山人。清代画家,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为人恬澹旷适,绝意干禄。遍历燕、秦、楚、粤。山水得原祁正传,结体精微,笔力苍古。著有《山南论画》,立论精当...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朝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王守仁(1472—1528年),初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工文章,善书法,师法王羲之。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他的书法主要师承王羲之,兼参欧阳询和黄庭坚的骨法。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孙过庭(646年-691年),字虔礼。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有墨迹《书谱》传世。孙过庭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代表人物:王羲之、颜真卿、李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李待问、王铎,清代的刘墉、何绍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