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传》是元代赵访(1319-1369)所撰经学著作,共十五卷。赵访字子常,安徽休宁人,师从黄泽专研《春秋》,晚年隐居著述,另有《春秋属辞》《周易文诠》等著作。该书初稿始撰于至正八年(1348年),经多次修订至至正十七年(1357年)成编,洪武二年(1369年)由其弟子倪尚谊续补昭公二十八年之后内容并修正舛误。
该书继承黄泽《春秋》学研究,主张通过"策书之例十五则"和"笔削之义八条"探析经义,与《春秋属辞》互为阐释。现存最早版本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夏镗校订本,重要版本包括金曰銿本、康熙版《通志堂经解》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通志堂经解》本以夏镗本为底本校勘,后成为通行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