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纂言》是由元代经学家吴澄于元初编撰的《春秋》研究著作,属《五经纂言》系列之一,旨在系统整合汉唐至宋代的《春秋》传注并融入理学思想。其编纂背景与吴澄避居布水谷期间的学术活动相关,体现了尊奉朱子学派、疑经改经的治学路径。
全书正文十二卷附《总例》一卷,首创“天道”“人纪”分类框架,以《左传》经文为主,标注《公羊》《穀梁》异文,并参用大衍历推演干支纪日。采摭陆淳、杜预、张洽等汉唐宋注疏,以“澄曰”区分前人观点与个人见解,部分经文采用方空补缺方式处理,引发后世争议。现存元刻本及《四库全书》辑录本,《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体例详密但需审慎考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