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65500×2404⁺像素(600 DPI)
文件大小:578 MB
下载格式: JPG / ZIP
作品名称:千雁图全卷
作品作者:王守谦
创作时间:明代
原作尺寸:32×890.1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水墨
文人墨客歌咏抒怀,书画大家呈露丹青杰作,个中作品寓意其间,闻雁鸣传百里千载,成就独树一帜的雁文化。明王守谦《千雁图》画秋雁成阵,展翅南飞,途经雁碛时,群雁飞鸣、游泳、栖宿、雁警之整个情景。此卷从画面构思、位置、落墨、设色,处处都显示著作者对于北雁南飞的迁徒活动的了解,并且表现技巧方面也很娴熟。在群雁的活动中又生动地描写了雁与雁之间的友爱、互助、团结的习性,寓以自己对于当时世事的主观感情寄托。
明王守谦《千雁图》,画面气息、构思、位置、落墨、设色与此图同出一辙,可判此卷即为王守谦所作另一本《千雁图》。辽博藏王守谦《千雁图》曾交由日本二玄社印刷复制品,也可见辽博对王守谦和此件作品的重视。兹录辽博本《千雁图》卷后时人陆世科题跋于下,其中“甚得君子出处知机之哲,非若百美百骏百花百鸟徒自夸多,于义无取者也。余既嘉王生之笔而更善王生之意,因题于后”句点出王守谦画千雁实是“在群雁的活动中生动地描写了雁与雁之间的友爱、互助、团结的习性,寓以自己对于当时世事的主观感情寄托”。
陆世科题跋:书王生千雁图卷后。王生名守谦,号肖周,古堇锦衣王谔公之后裔也。早业儒,既弃儒,得家学之妙,善山水人物,名驰海内,放迹江湖,羁留数载,偶舟掠湖滨沙渚间,见鸿雁数千,飞鸣游泳,离缯缴,薄云天,野性甚适,生好之,维舟观玩竟日,录于心,因学写雁,亦以得名,今季夏,生客昭庆寺,予亦留住长干寺避暑,见生科头跣足,含毛写雁,曲尽其妙。余啧啧称赏,生曰,此特一班耳,顷予游楚见千雁沙汀,心习神会,往往运之腕指间,将为君图之,尽余能。后十日生持卷过,余视之果千雁也,飞者鸣者倦者宿者得食而顾侣者,回翔而审视者,整旅而作阵者,成字而拟空者,前后擎栖不定者,左右联翩而翼者,藏身于枯荷断苇之中者,以至有白而缩项、群雁卫而若侍者,种种未易悉数。余因询于生曰,子图千雁白者何居?生曰物之异者为王,此雁王也。余所见固有之余,起而叹曰,神矣哉。子之图雁也,夫雁阳鸟也,性介不二,知阴阳节候,宾阳恶阴得天地正气,固河渚秋霁。虞网不施呼群容与,噰噰和鸣而翔雪抟风,天阴时晦冥,高举而夜惊哀鸣,甚得君子出处知机之哲,非若百美百骏百花百鸟徒自夸多,于义无取者也。余既嘉王生之笔而更善王生之意,因题于后。崇祯癸酉(1633年)春日陆世科书。
跋者简介:陆世科,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后官至大理正卿,不附魏党而归。
陆世科行书书法题跋《王守谦千雁图卷》
《王守谦千雁图卷》局部
《王守谦千雁图卷》局部
《王守谦千雁图卷》局部
传五代南唐·顾德谦《步莲池水禽图》对轴
明代·汪肇花鸟画《柳禽白鹇图》轴
明代宫廷花鸟画画家郑石《芙蓉白鹭图》轴
童垲《松鹤延年图》
清代女画家李因《芙蓉鸳鸯图》轴
陈宪章《烟笼玉树图》
明·王守谦《千雁图》全卷
明代·夏昶画竹《淇水清风图》卷
项圣谟《花卉十开》花鸟画册页
国画水仙花 明代·周天球《水仙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