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墨竹图》轴](http://img.jiguzuo.com/guohua/tupian/202501/c742071eeff8026f5074873c63a6a3b9.jpg!webp)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作品简介
——宋文同墨竹,轴,北宋,文同,本幅131.6x105.4厘米,绢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的一枝墨竹,竹叶和竹枝从左上方垂下,再往右方微印而上,寓屈伏中隐有劲拔的生机。此画不但是客观观察与笔墨技巧的呈现,也是士大夫人格与节操的隐喻。画叶的墨色有浓淡的对比,据米芾说也是自文同始。
文同(一0一八-一0七九)字与可,四川梓潼人。善画竹,他的好友苏轼为他的竹子写过许多首题画诗。墨竹是文人画中重要的题材之一,而文同正是北宋墨竹的代言人。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而文同正是北宋墨竹的代言人。幅中墨竹一枝,从左上方蜿蜒而下,再往右方微仰向上,寓屈伏中隐有劲拔的生机。不但是客观观察与笔墨技巧的呈现,也是士大夫人格节操的隐喻。画叶以墨色的浓淡来表现正反面,据米芾(1052-1108)说也始自文同。
文同对后世墨竹画影响极大。 本幅墨画一枝繁叶茂的悬崖倒垂竹,画竹竿用圆浑中锋行笔;竹节采钩笔、留白,上下相扣;画叶之墨色浓淡相依。通幅视之,端谨合矩,却处处潇洒自如、笔笔带生意。文同首创以水墨单色画竹,本幅不仅为其存世墨竹真迹之代表,亦为北宋文人水墨画代表作之一。
题跋
![行书书法题跋《文同墨竹图》](http://img.jiguzuo.com/guohua/tupian/202501/18223fa193f89ff58283872be01b5773.jpg)
王直诗塘行书
与可自昔守洋州,墨竹高风称第一。流传三百有余载,复见兹图更超逸。想当盘礡欲画时,胸藏千亩谁得知。忽如兔起鹰隼落,奇态横出何猗猗。仙人骑凤彩云里,不见其身见其尾。佪翔千仞欲下来,翙翙余音满人耳。世间物性各不同,贞脆好丑随化工。惟有此君最幽澹,不与桃杏争春红。由来美人姿,不及君子德。至今淇奥篇,还歌绿如箦。杨君得此求我诗,我今已老才力衰。愿君努力慎爱惜,睿圣卫武诚当师。泰和王直为彦谧宗伯题。印记: 行俭、弢菴、(另半印不可辨)。
陈循诗塘楷书
壁上墨君不解语,高节万仞陵首阳。要看凛凛霜前意,冷澹为欢意自长。写真谁是文夫子,许我他年作主无。遥想纳凉清夜永,平安时报故人书。右东坡。谁画参天铁石柯,凤毛春暖锦婆娑。玉堂妙笔交游尽,六合无尘水绝波。老可当年每画之,满堂宾客动秋思。苍龙过雨影在壁,别出参差玉一枝。右道园。谁是丹青三昧手,晴窗试写翠琅玕。尚书雅有冰霜操,一枕清风五月寒。我亦有亭深竹里,一枝寒玉澹清晖。道逢黄发惊相问,不改清阴待我归。右松雪。彦谧尚书得此竹求余题。余无以为言也。为取宋元苏虞赵三学士诗中之句,各为二绝复之。又何必余言哉。庐陵陈循德遵志。印记: 玉堂学士之章、泰和、汉文范先生裔。
印记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作者印记
静闲书室、文同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