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作品简介
——闸口盘车图,五代宋初,卫贤,绢本设色,纵53.3厘米,横119.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图绘的是河旁闸口有一座磨面作坊,画中左中部水磨的堂屋,堂屋两端分别配置着望亭,台基前是一条河,河面上有商船。河的对面是一个斜坡,木桥横亘在画面的下方,斜坡上有独轮车,太平车等,总之整幅画反映出世俗的生活情景,无论是人物,车船还是其他物象,均采用写实的手法。
该图界画工整,手法写实。左上角望亭里和右边酒楼上的一批官吏,正在关卡查点和饮酒作乐,他们和民工的紧张劳动成为不同社会身份和生活的鲜明比照。
画面左边画了磨坊的主体建筑,右侧画了酒店。磨坊建筑为单檐十字歇山屋顶,只是两侧没有开气窗。而酒店的门前也画有曾经在《清明上河图》中出现过的店铺装饰即彩楼欢门。此外画家还组织安排了五十多个人物活动穿插于图中。其中占画面幅度最大、人数最多的是在磨坊中从事磨面、扛粮、扬簸、净淘、挑水、赶车等的民工。余下的则是安置在左上角望亭里和右边酒楼上的一批官吏,正在关卡查点和饮酒作乐。在画作的左下方隐约可见残存的四字楷书“卫贤恭绘”。
《闸口盘车图》是现存最早的盘车图,被鉴定家认为是五代卫贤手迹,也有人将文献记载与画中的建筑、酒楼和水磨等图像进行类比,认为是五代宋初的作品。也有学者认为,以记述北宋末年和南宋的史料考鉴出五代作品,以建筑和水磨的风格、样式作为考鉴古画的年代的上限是可以的,但忽视地域性风俗,某种衣冠、器械的定式可能考证不准确。以水磨为主题的界画正是兴盛于五代时期,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生活有关。在五代中叶之后,在饱经战乱之后,统治者懂得恢复农业生产是当务之急,因为它不仅可以增加税收,还能起到稳定民心,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在当时,这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产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画家以水磨盘车为主题,也就完全有它的现实意义。
卫贤一生跨越五代至北宋两个朝代,到了北宋初期,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安逸,生产发展迅速,经济比较繁荣,生产工具不断有新的发明,并得到完善,被广泛应用在生产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卫贤有感而发,创作了这幅再现当时生产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卷《闸口盘车图》。
该图不仅是宋代风俗画的关键作品,也是探究宋代建筑、机械、水利和车船的材料,提供了当时汴京面貌的实证。
闸口盘车图以精准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水磨和面罗相关的机械构造,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相关图像资料,反映出我国当时科学技术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