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作网 > 书法高清图片下载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

颜真卿

颜真卿楷书碑拓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26562×2500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1.02 G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ZIP

作品名称:大唐中兴颂墨拓

作品作者:颜真卿

创作时间:唐代 / 大历六年(771年)

作品材质:纸,墨拓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1)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2)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3)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4)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5)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6)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7)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8)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9)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10)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11)
——

作品简介

——

  《大唐中兴颂》又称《中兴颂》,碑文由当时的尚书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刻于大历六年(771),湖南祁阳浯溪崖壁上。此碑的内容为“记平安史之乱,颂大唐中兴之事”,楷书,计21行,每行20字,共计332字,字径在15cm左右,是颜书传世作品中字迹最大者。《大唐中兴颂》充分显示了颜字的特点。碑是楷书,却用了篆隶的笔法,即行笔用篆法,也就是中锋,一横一竖,刚劲有力,力透纸背;出笔用隶法,即用藏锋,撇、捺、勾、勒,能扛巨鼎。字形方严正大,结构紧密,间架端正,笔画平直,气势壮阔,韵味浑厚。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书法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全篇布局十分紧密,真力弥满,字实撑格,给人一种向外的膨胀感,充实茂朴,气势恢弘,字里行间有金戈铁马之气,拳拳报国之志,并映射着时代的进取精神。宋代欧阳修在《集古录》中云:气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清代人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云:《中兴颂》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清代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云:气平原《中兴颂》有营平之苍雄。明代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云:字画方正乎稳,不露筋骨,当是鲁公法书第一。

  《大唐中兴颂》占据了大部分壁面。《金石萃编》称“碑高丈二尺五寸,宽丈二尺七寸”,高宽都在450厘米左右。左行直书,21行,满行20字,不计题名款署,序颂共有263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上皇还京师。于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颂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繄晓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戎卒前驱。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复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地辟天开,蠲除袄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就在安史之乱基本结束的这年,历经离乱之苦的元结感到“地辟天开,蠲除妖灾,瑞庆大来”,乘兴写下了这篇颂文,所谓“歌颂大业,刻之金石”是也。作为亲身经历战乱,曾经领军平叛的元结,理所当然地对战乱平息表达了欢欣鼓舞之情。碑文后署“上元二年(761年)秋八月撰,大历六年(771年)夏六月刻”,从撰文到刻碑,过去了整整十年光阴,只是这时的元结似乎不再像当年那样激动了,刻碑前夕所增的颂文末尾六句稍显勉强,“末篇三章颇辞费,笔力未能复铿锵”。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