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草书《杂书卷》全卷

张弼草书《杂书卷》全卷

张弼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图预览 PREVIEW
张弼《草书杂书卷》_01
张弼《草书杂书卷》_02
张弼《草书杂书卷》_03
张弼《草书杂书卷》_04
张弼《草书杂书卷》_05
张弼《草书杂书卷》_06
张弼《草书杂书卷》_07
张弼《草书杂书卷》_08
张弼《草书杂书卷》_09
张弼《草书杂书卷》_10
张弼《草书杂书卷》_11
张弼《草书杂书卷》_12
张弼《草书杂书卷》_13
张弼《草书杂书卷》_14
张弼《草书杂书卷》_15
张弼《草书杂书卷》_16
张弼《草书杂书卷》_17
张弼《草书杂书卷》_18
张弼《草书杂书卷》_19
张弼《草书杂书卷》_20
张弼《草书杂书卷》_21
张弼《草书杂书卷》_22
张弼《草书杂书卷》_23
张弼《草书杂书卷》_24
张弼《草书杂书卷》_25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1)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2)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3)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4)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5)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6)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7)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8)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9)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10)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11)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12)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13)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14)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15)
张弼草书《杂书卷》局部 (16)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51320×260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256.62 M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ZIP

——

作品简介

——

作品名称:明张弼杂书卷

作品作者:张弼

创作时间:明代 / 1485年至1606年

原作尺寸:本幅29.8x578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张弼杂书,卷,张弼,草书、行草书,本幅29.8x578厘米、隔水11.6厘米、拖尾29.6x21.7厘米,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弼(西元一四二五-一四八七年),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代云间书派的代表书家。他是进士出身,曾经作过江西南安府的知府,个性耿介率直,常在诗文中表达感时忧国的心情,行草书也率逸不羁,不假修饰。

这卷书迹是六十一、二岁间,写给好友司马垔的信札与诗,笔法轻松自然,有「老大意转拙」之趣。他用「野鹜」自拟,以别于朝廷中「馆阁体」的唯美书风。

释文一

繁体

(第一則)遠辱來教,感愧無量。絹幅草書,野鶩終不及家鷄耳。郭總戎屢索金山寺詩,僕雖嘗登高有作,久不能記。今補一首,殊不得佳,何能以之入石,遺醜甚矣。錄寄求教。天風吹我上金山,如挾飛仙玉宇間。京口檣帆時出沒,揚州燈火夜闌珊。中冷香茗醒塵夢,吞海深盃換俗顏。往事悠悠深識破,不將感慨惱清閒。三月間必得會往來南北,所著諒多,尚冀弗吝,餘弗他及。老生弼拜覆提學柱史蘭亭先生憲府。(第二則)題提學繡衣蘭亭司馬通伯書詩文後。姜堯章論書云:「一須人品高,真確論也。」人品不高者,雖童習而白紛,徒富繩墨,何有於神妙耶?司馬通伯先生唯以通經學古為事,旁及於書,而能臻妙,猶神駒出水,簫雲追風,雖惑不範馳驅而凡一事,可望其後塵耶?觀其祭朱文公文,敢發五百年來羣儒所未發,其義理卓識,一洗俗學入品,何如書家一藝,弗足論也已。成化乙巳(一四八五年)二月之吉,東海翁張弼在慶雲書舍謹題。

作者印記:汝弼。

简体

(第一则)远辱来教,感愧无量。绢幅草书,野鹜终不及家鸡耳。郭总戎屡索金山寺诗,仆虽尝登高有作,久不能记。今补一首,殊不得佳,何能以之入石,遗丑甚矣。录寄求教。天风吹我上金山,如挟飞仙玉宇间。京口樯帆时出没,扬州灯火夜阑珊。中冷香茗醒尘梦,吞海深杯换俗颜。往事悠悠深识破,不将感慨恼清闲。三月间必得会往来南北,所著谅多,尚冀弗吝,馀弗他及。老生弼拜覆提学柱史兰亭先生宪府。(第二则)题提学绣衣兰亭司马通伯书诗文后。姜尧章论书云:「一须人品高,真确论也。」人品不高者,虽童习而白纷,徒富绳墨,何有于神妙耶?司马通伯先生唯以通经学古为事,旁及于书,而能臻妙,犹神驹出水,箫云追风,虽惑不范驰驱而凡一事,可望其后尘耶?观其祭朱文公文,敢发五百年来群儒所未发,其义理卓识,一洗俗学入品,何如书家一艺,弗足论也已。成化乙巳(一四八五年)二月之吉,东海翁张弼在庆云书舍谨题。

作者印记:汝弼。

释文二

繁体

(第一則)九日獨飲望海樓漫作。東吳無處可登高,望海樓頭破寂寥。紫陌紅塵成夢寐,黃花綠酒寄風騷。感時舊事乾坤老,可意佳人道路遙。醉帽任風吹不落,無端高興拂烟霄。(第二則)喜司馬通伯繡衣至用前韻以識。鶴城西畔獨憑高,忽接輶軒下廓寥。蕭散情懷陶靖節,清深詩句楚離騷。江山搖落秋逾淨,鴻雁歸來燕去遙。邂逅且拚今日醉,明朝回首隔雲霄。東海翁弼拜藁。

作者印記:汝弼、天趣軒。

简体

(第一则)九日独饮望海楼漫作。东吴无处可登高,望海楼头破寂寥。紫陌红尘成梦寐,黄花绿酒寄风骚。感时旧事乾坤老,可意佳人道路遥。醉帽任风吹不落,无端高兴拂烟霄。(第二则)喜司马通伯绣衣至用前韵以识。鹤城西畔独凭高,忽接輶轩下廓寥。萧散情怀陶靖节,清深诗句楚离骚。江山摇落秋逾净,鸿雁归来燕去遥。邂逅且拼今日醉,明朝回首隔云霄。东海翁弼拜藁。

作者印记:汝弼、天趣轩。

释文三

繁体

三兒弘至游學餘姚,感其闔邑士夫前輩顧愛,臨行又供張以餞,賦此寄謝,併錄紙尾。倘彼中相見者,煩一道之。詩云:「三郎簦笈舜江游,多藉衣冠禮數優。時咏緇衣周寓館,又歌折柳送行舟。秘圖穴口鍾聲夜,靈緒山頭劍影秋。老我子長游興在,青鞋何日亦尋幽。」弼又拜。

作者印記:汝弼。

简体

三儿弘至游学馀姚,感其阖邑士夫前辈顾爱,临行又供张以饯,赋此寄谢,并录纸尾。倘彼中相见者,烦一道之。诗云:「三郎簦笈舜江游,多藉衣冠礼数优。时咏缁衣周寓馆,又歌折柳送行舟。秘图穴口锺声夜,灵绪山头剑影秋。老我子长游兴在,青鞋何日亦寻幽。」弼又拜。

作者印记:汝弼。

释文四

繁体

(第一則)向蒙安山驛寄詩,謹此致謝。安山驛裡寄詩來,又見黃華五度開。司馬正當興禮樂,季鷹甘自避塵埃。一輪明月三江水,萬里清風百尺臺。北望悠悠思思(旁註無字)限,相逢且覆掌中杯。(第二則)京華分手(旁註袂字)七年來,忽接題緘手自開。悃款孤衷懸白日,蓬鬆雙鬢走風埃。神駒出名元無價,鳳鳥不鳴空有臺。屈指交游星散盡,九峰斜日自銜杯。元韻四首久藏篋笥,將置東海書屋,兒輩傳寶去。此新遷慶雲書舍,將百里一時不能卒致,且韻險和多,更不容拙工措手,故此草草浪語,然亦古人和題,意之遣乎。惟逭責垂教,是懇。九月十一日舊生張弼拜,提學司馬繡衣先生執事。

作者印記:張弼、天趣軒、東海翁。

简体

(第一则)向蒙安山驿寄诗,谨此致谢。安山驿里寄诗来,又见黄华五度开。司马正当兴礼乐,季鹰甘自避尘埃。一轮明月三江水,万里清风百尺台。北望悠悠思思(旁注无字)限,相逢且覆掌中杯。(第二则)京华分手(旁注袂字)七年来,忽接题缄手自开。悃款孤衷悬白日,蓬松双鬓走风埃。神驹出名元无价,凤鸟不鸣空有台。屈指交游星散尽,九峰斜日自衔杯。元韵四首久藏箧笥,将置东海书屋,儿辈传宝去。此新迁庆云书舍,将百里一时不能卒致,且韵险和多,更不容拙工措手,故此草草浪语,然亦古人和题,意之遣乎。惟逭责垂教,是恳。九月十一日旧生张弼拜,提学司马绣衣先生执事。

作者印记:张弼、天趣轩、东海翁。

释文五

繁体

獲侍舟中兩日,不盡所懷,蓋雜語溷之,且緣臂痛不能作書,讀諸佳作不能贊一辭耳。別後回至珠涇,夜泊賦詩,曰:「先生鄉見果猶龍,疏雨蓬窗坐夜鐘。愧我俗塵除不得,別來依舊是顓蒙。」歸舟夜宿釣灘濱(釣灘乃珠涇之名也),夢想明窗一匕塵,寄語金陵李太白,醉披宮錦共何人。此兼簡李貞伯先生也。司諫王郎我舊知,薛逢詩句李憨棋,曾從虎口中間過,贏得歸來兩鬢絲。右簡王尚文黃門,辭雖鄙俚,庶幾實錄,先生以為何如也?又老態一首:「漸覺年來老態增,文章才盡筆無能。百年自是盲先見,一挫渾將折右肱。豈可高居治繁劇,只堪沉醉睡夢騰。聖恩如海將何補,幸冀諸郎次第升。」向在南安時曾寄數紙求教,付弘至來,久滯不達,今併奉上。又有廣西舉人張□寄來詩,聞朱(此字點去)諸司封云,未到,李貞伯必知其詳。草率弗謹,希恕。張弼頓首,蘭亭先生知已,丙午(一六○六年)五月廿四日也。

作者印記:天趣軒、汝弼、東海翁。

简体

获侍舟中两日,不尽所怀,盖杂语溷之,且缘臂痛不能作书,读诸佳作不能赞一辞耳。别后回至珠泾,夜泊赋诗,曰:「先生乡见果犹龙,疏雨蓬窗坐夜钟。愧我俗尘除不得,别来依旧是颛蒙。」归舟夜宿钓滩滨(钓滩乃珠泾之名也),梦想明窗一匕尘,寄语金陵李太白,醉披宫锦共何人。此兼简李贞伯先生也。司谏王郎我旧知,薛逢诗句李憨棋,曾从虎口中间过,赢得归来两鬓丝。右简王尚文黄门,辞虽鄙俚,庶几实录,先生以为何如也?又老态一首:「渐觉年来老态增,文章才尽笔无能。百年自是盲先见,一挫浑将折右肱。岂可高居治繁剧,只堪沉醉睡梦腾。圣恩如海将何补,幸冀诸郎次第升。」向在南安时曾寄数纸求教,付弘至来,久滞不达,今并奉上。又有广西举人张□寄来诗,闻朱(此字点去)诸司封云,未到,李贞伯必知其详。草率弗谨,希恕。张弼顿首,兰亭先生知已,丙午(一六○六年)五月廿四日也。

作者印记:天趣轩、汝弼、东海翁。

题跋

▼郭淐拖尾行书题跋
郭淐行书题跋

落笔纵横似有神,君家长史是前身。后来多少挥毫辈,淡抹浓妆学妇人。万历丙午(一六○六年)秋苏门山人。印记: 天禄阁、郭淐之印、(一印漫漶不辨)。

印记

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养心殿鉴藏宝、石渠宝笈、乾隆御赏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司马兰亭家藏(重一)、兰亭居士鉴赏、白雨亭。

收藏著录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上册,页542。

故宫书画录(卷一),第一册,页97。

——

相关作品

——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