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157200×3928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1.36 G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ZIP
作品名称:王绂画观音书金刚经合壁卷
作品作者:王绂
创作时间:明代
原作尺寸:全幅25.1x1153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辽宁省博物馆
王绂《画观音书金刚经合壁卷》,纸本,墨笔,全卷25.1x1153cm,图画24.6×78cm,辽宁省博物馆藏。画卷右侧绘观音画像,观音打坐念经,一旁的童子双手合十;长卷左侧以行楷书写《金钢金》全篇,字体工整温润,雅致平和。
王绂 (1362-1416年),一作芾,又作黻,号友石,友石生,又号九龙山人,青城山人,江苏无锡人,明代画家。永乐初以善书法,供事文渊阁。拜中书舍人。生平好游历,周览名胜,隐居九龙山。擅长画山水,竹石,得法元人遗墨。山水画多师王蒙,盛懋和倪瓒,运用牛毛,解索,折带等多种线皴,笔墨变化丰富,形成了清劲秀逸的格局。
王绂《画观音书金刚经合璧卷》画心纸本,纵25.1,横78厘米。书心蓝笺本,纵25.1,横820.3厘米。 近景白描画观世音垂臂结跏跌坐于岩崖上,背衬项光,冠饰阿弥陀佛,璎珞戴之于胸,金镯束之于腕,胸部袒露,肌肤丰润,神态端庄。右前方有善财童子,赤足拱手,背亦衬项光,姿态虔诚,活灵活现。净水瓶插杨柳置于观世音左边。背景丛篁岩谷,竹草蓊郁。岩崖,披麻、折带兼用,笔墨飘逸淡雅,干湿交融,墨色滋润。丛竹枝节挺拔,立破穿插。竹叶多作“介”字,墨有浓有淡。两位人物造型严谨,衣纹均作“行云流水描”,中锋用笔,首尾一气,其翻折,穿插得法,疏而不散,密而不乱,帔帛飘洒自如,富有运动感。似风生笔底,出自无心。再看岩崖下,泉流萦映,水光潋滟。莆草萧索,软中见刚,极目远处的“彼岸世界”,天衔着岸,风云变幻,苍苍茫茫。以变化莫测的环境描写,来衬托宁谧恬淡,清旷闲逸的人物,使人观之顿生超然尘外之感; 动静结合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作品既表达了王氏对佛陀的虔诚心理,也再现了他“出姿媚于遒劲之中,见洒脱于纵横之外”的艺术风格。画右上角钤“友石生”白文长方印。左下角钤“孟端”及“中书舍人之章”两白文方印,隔卷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署款“永乐甲午立秋前五日从仕郎中书舍人无锡王孟端焚香谨书”。书法温润圆和,含蓄静穆,边透纸背。
▲王绂行书《金刚经》高清大图局部-1
▲王绂行书《金刚经》高清大图局部-2
▲王绂行书《金刚经》高清大图局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