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
作品简介
——竹雕梅花绶带鸟,雕刻,最宽14.2公分、通高20.0公分、底径12.3公分,清,早至中期,18世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器取一段粗实竹子的地下茎,圆雕出二绶带鸟栖息于梅树干上,二鸟一上一下四目对视,双喙相接。枝干上朵朵梅花或盛开,或含苞,另有菊花、牡丹等散布粗干四周。「梅」与「眉」同音,绶带鸟又名「寿带」,合称「眉寿」。凡人年老者眉多有豪毛秀出,故称人老寿曰「眉寿」。《诗经‧豳风‧七月》有句:「以介眉寿」。清初嘉定竹刻有一类系统是取竹子的地下茎,「就其高卑、曲折、浅深之宜,刻为人物、山水、果蓏、花卉」,后来逐渐发展出具吉祥语意的立雕作品,竹人选材、度材后奏刀,总需匠心独具地雕制出雅俗共赏的作品。降及清晚期嘉定地区竹人将这类利用竹子地上茎制成笔筒、诗筒、烟筒或臂搁等器类作品,称为「小件」;而将利用竹子的地下茎圆雕成人物、动植物等立体作品,称为「大件」,又名「件头」。并且称能雕制大件为「会大刀」,能雕制小件为「会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