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3917×3411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393.43 MB (共20开)
下载格式: PNG / ZIP
作品名称:沈周东庄图册
作品作者:沈周
创作时间:明代
原作尺寸:28.6x33 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位置:南京博物院
东庄图册描绘其师吴宽家的庭园景色。东庄是吴宽的庄园,也是江南士大夫经常聚会、吟诗、品茗的地方。吴宽官至礼部尚书,是沈周的老师和挚友,多有诗文唱和。此册页为对开形式,每幅描绘了一处东庄的景致,分别是:振衣冈、耕息轩、朱樱径、竹田、果林、北港、稻畦、续古堂、知乐亭、全真馆、曲池、东城、桑州、艇子洴、鹤洞、拙修庵、菱豪、西溪、南港、折桂桥。
虽然图画是以实景为基础的,但是其并非对园林景色的简单绘制与临摹。它经过了作者的艺术提炼与加工,并在绘画过程中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将其对园林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文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图册就是沈周将自身主观情感融入其中的对实景园林的艺术重构。沈周作为吴宽的友人,对东庄景物的熟悉与把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中掺杂了浓厚的个人主观情感。沈周精确地把握着东庄园林中的特色,将幽静淡雅而俊逸灵动的园林之精髓含蓄而有力地表达了出来。
《东城》一图以粗犷的笔触对东庄所在的城东景色做了阔笔描绘,将园林的地理位置及大致特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菱豪》描绘的是河滩景色,对菱舟、菱丛、板桥、屋舍等做了细致的刻画;《西溪》描绘的是溪水、溪岸、小桥、修竹的秀美景色;《北港》则是对溪流一角满池荷花的静态表现;《稻畦》《果林》《麦山》则分别是对稻田、果林、麦田进行的细密而繁复的如实描画;《折桂桥》则刻画了折桂时节的小桥及溪流的幽美景色。《续古堂》是描绘一座树木掩映之中静谧而肃穆的祠堂,笔触较为庄重正式;《拙修庵》则是表现了一个适合静思读书的简朴书斋及其周围景色;《耕息轩》重点描绘了园内可以作为屏障的冬青树之景致;《曲池》表现了初秋时节溪流入池,水中青草绿波与出水莲荷相映成趣的怡人景色;《朱樱径》中,沈周以青绿山水之技法将园林中幽深小径中一人独自穿行的境况描摹得让人如临画境;《桑洲》与《鹤洞》描绘了池水桑林一处景致与园林的围墙一角,两景相对而望,相映成趣;《全真馆》描绘秋景中黄叶飘落而芦苇于风中摇晃,颇有几分秋风萧瑟之意。
沈周非常善于画面的布局,以较为窄小的画幅而兹毫不见刻画粗陋之处,处处精雕细作,细笔之处精妙绝伦,粗笔勾勒写意传神,是山水园林画作中之精品。在色彩运用方面,以淡雅的水墨作为主色调,同时采用浅绛的色彩、偶尔的石色作为点缀,从而构成了清透水色与浓重墨色、浅淡绛色的相汇相融,取得了出色的色彩表现效果。同时,作者采用“效法与敷色并重,而效笔略显模糊”的设色方法,这既有取法于前人画作的技法,亦源自沈周本人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沈周浅绛山水人物画《支硎遇友图》卷
沈周山水画《庐山高图》轴
沈周山水《清江幽居图》轴
沈周山水《东庄图册》共20开
沈周山水《两江名胜图册》共10开
沈周《四季花卉图》卷
沈周小青绿山水《青山红树图》轴
沈周山水《盆菊幽赏图》卷
沈周山浅绛水画《青园图》卷
沈周《四松图》
沈周山水《桃花书屋图》轴
沈周山水画《魏园雅集图》轴
沈周《椿萱图》轴
沈周山水画《春云叠嶂图》轴
沈周水墨山水《西山雨观图》卷
沈周《辛夷墨菜图》卷
沈周画册《石田卧游册》共19开
沈周水墨山水《垂钓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