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作品简介
——◇元·赵孟頫行书《烟江叠嶂图诗卷》赵孟頫、沈周、文徴明书画合璧全卷(62804×1500像素)
◆明代·沈周《烟江叠嶂图》(高清:49646×7134像素)
◇明代·文徴明《烟江叠嶂图》(高清:65000×4865像素)
明代著名画家“沈周”水墨山水画作品《烟江叠嶂图》手卷,是书画合璧图卷《烟江叠嶂图诗卷》中的一部分,辽宁省博物馆藏。
背景
北宋画家王诜的《烟江叠嶂图》,纵45.2厘米,横l66厘米,今藏上海博物馆。王诜,字晋卿,其妻是英宗之女蜀国长公主。能诗善画,尤长山水,与苏轼、黄庭坚、米芾交好。苏东坡见王诜《烟江叠嶂图》后,题诗描述了画面情景。东坡题诗后,王诜即有和诗,一来一去,《烟江叠嶂图》从此声名鹊起。
到了元代,当赵孟頫见到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和苏轼诗跋后,将苏东坡的题诗写成书法大长卷。后流传到拙政园第一代园主王献臣,王献臣便拿给沈周、文徵明看,邀请他们就赵孟頫书法补一幅《烟江叠嶂图》。文徵明也早就钟情于《烟江叠嶂图》,很快画就了《烟江叠嶂图》。由于沈周、文徵明补了图,“合璧”才算完成。
沈周《烟江叠嶂图》
沈周画苏轼烟江叠峰诗意。远山峰峦起伏,云海霭霭,弥漫江天。石壁间流泉潺潺,林木遍布,江中一扁舟,二翁垂钓。岸边有两人行走于羊肠小路,似赴草屋酒家。虽非写生之作,但画家胸中有丘壑,老笔苍劲,精益求精。
图绘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江湖上;空灵的湖面和雄伟的山峦形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气吞吐,草木丰茂,显得蓬勃富有生气。《烟江叠嶂图》手卷落款得知画于正德丁卯年,即公元1507年明正德二年;沈周八十有一之年的力作,如此高龄尚能作大幅绘画,且气息充盈淹润,堪称非凡。画作秀丽于笔触的苍劲之中,用墨气息充盈满纸,道业深厚可见一斑。
起首处为丛岩杂树数株,远处更见萧疏之致,山色入湖。过石桥可见人家,屋后山崖,矮树斜出,更可见宋人遗意。湖中有一渔翁垂钓,颇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的感觉。收尾处烟霏雾集,增强了画面的朦胧美和悠远感,使人有幽静凝重之境的感觉。
画面整体风格萧疏清远,表现了烟雾迷蒙的水乡景色,在构图上,远近疏离,似有一透视感,远山隐映于云雾之中,悠远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