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重摹天一阁北宋拓本《石鼓文》墨拓

阮元重摹天一阁北宋拓本《石鼓文》墨拓

清·阮元(摹刻) /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全图预览 PREVIEW
《石鼓文》墨拓_01
《石鼓文》墨拓_02
《石鼓文》墨拓_03
《石鼓文》墨拓_04
《石鼓文》墨拓_05
《石鼓文》墨拓_06
《石鼓文》墨拓_07
《石鼓文》墨拓_08
《石鼓文》墨拓_09
《石鼓文》墨拓_10
《石鼓文》墨拓_11
《石鼓文》墨拓_12
《石鼓文》墨拓_13
《石鼓文》墨拓_14
《石鼓文》墨拓_15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石鼓文》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1)
《石鼓文》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2)
《石鼓文》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3)
《石鼓文》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4)
《石鼓文》墨拓高清大图局部 (5)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61166×4133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214.75 M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ZIP

——

作品简介

——

作品名称:重摹天一阁北宋拓本石鼓文

作品作者:清·阮元(摹刻)

创作时间:先秦时期 / 宋代拓,清代重摹

原作材质:纸,墨拓

收藏位置: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石鼓文》为我国石刻文字之祖,为世所重。其体象卓然,殊古异今,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古朴雄浑之气盈然。石鼓共有十件,尺寸不一,高度50至90cm不等,直径约60cm,圆顶平底,其形状略似鼓,故俗称“石鼓”。因每一石各刻四言诗一篇,形成前后连贯的十首组诗,其内容记述君王田狩渔猎之事,故亦称“猎碣”。原文应有700余字,今仅存272字。

  《石鼓文》在唐代已有拓本,惜未传。其后则以四明范钦天一阁所藏赵松雪家之北宋拓本为最古。拓本为剪裱本,存字462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海盐张燕昌登天一阁摹此佳拓,其次年作《石鼓文释存》,越一年即以所校天一阁本摹于石,此刻石道光十九年(1839年)毁。

嘉庆二年(1797年),阮元重摹“天一阁本”,首篇“吾车鼓”前以隶书题刻“仪征阮氏重橅(mó)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阮刻石鼓文一经问世,流传甚广,影响巨大,而“天一阁本”真身已于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战火之中。仪徵阮氏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原本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清代阮元,被称为一代文宗,很喜欢他的别名—“怡性老人”。1793年至1795年,提督山东学政,广交山东及寓鲁金石学家,遍访山东金石文物,在山东巡抚毕沅(1730-1797)主持下,撰成《山左金石志》24卷,对山东乾嘉之际金石学的兴盛贡献颇巨。曾藏三名碑于阮氏祠堂,其中三碑刻为秦代《泰山碑》、东汉《华山碑》、三国吴《天发神谶碑》。此三碑被阮元列入“金石十件”之中。又有人称为“阮氏三宝”。阮元摹刻先秦时期的《石鼓文》,书法界称此为籀文的代表。

  天下乐石以岐阳《石鼓文》为最古,《石鼓》拓本以浙东天一阁所藏松雪斋北宋本为最古,海盐张氏燕昌曾双钩刻石,尚未精善,元于嘉庆二年夏,细审天一阁本并参以明初诸本,推究字体,摹拟书意。属燕昌以油素书丹被之十碣,命海盐吴厚生刻之,至于刀凿所施,运以意匠,精神形途,浑而愈全,则仪征江氏德地所为也。刻既成,置之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使诸生究心史籀古文者有所法焉。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文渊阁直阁士,南书房行走,提督暨浙江全省学政仪徵阮元记。仪徵阮氏重摹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

  《吾车》诗篇歌颂秦昭襄王定蜀之事,关键时间点为昭襄王六年司马错定蜀之时,即公元前301年;

  《汧殹》诗篇歌颂的是秦襄公封侯始国之事,关键时间点为公元前770年襄公始国之时;

  《田车》诗篇歌颂秦惠文王使张仪取陕打开东扩要道之事,关键时间点为惠文君十三年使张仪取陕之时,即公元前324年;

  《銮车》诗篇歌颂“天子致伯”秦孝公之事,关键时间点为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孝公之时,即公元前343年;

  《霝雨》诗篇歌颂的是秦文公伐戎迁汧建都之事,关键时间点为文公三年东猎迁汧之时,即公元前763年;

  《作原》诗篇歌颂的是秦孝公变法和迁都咸阳之事,关键时间点为孝公十二年迁都咸阳之时,即公元前350年;

  《吾水》诗篇歌颂始皇帝统一天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至天下太平之事,时间应不早于始皇二十六年兼并六国之时,即公元前221年。

  《虞人》诗篇歌颂的是秦穆公用贤乃至称霸西戎之事,关键时间点为穆公五年用虞人大夫百里奚之时,即公元前655年;

  《而师》诗篇通过歌颂“天子致胙”秦惠文王以及嗣王武王始国之事,关键时间点为武王元年始国之时,即公元前310年。

——

相关作品

——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