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4517×350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236.46 MB (共10开)
下载格式: PNG / ZIP
作品名称:三希堂法帖·明王守仁龙江留别诗
作品作者:王守仁
创作时间:明代 / 清代墨拓
原作材质:纸,墨拓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法帖,明王守仁龙江留别诗,法帖墨拓,王守仁,行草书、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0开墨拓册页+数字合卷图下载。
(第一則)正德丙子(一五一六年)九月。守仁領南贛之命。大司馬白巗喬公。太常白樓吳公。大司成蓮北魯公。少司成雙溪汪公。相與集餞於清涼山。又餞於借山亭。又再餞於大司馬第。又出餞於龍江。諸公皆聯句為贈。即席次韻奉酬。聊見留別之意。
(第二則)未去先愁別後思。百年何地更深知。今宵燈火三人爾。他日緘書一問之。漫有烟霞刊肺腑。不堪霜雪妬鬚眉。莫將分手看容易。知是重逢定幾時。
(第三則)謫鄉還日是多餘。長擬雲山信所如。豈謂尚懸蒼水佩。無端又領紫泥書。豺狼遠道休為梗。鷗鷺初盟已漸虛。他日姑蘇歸舊隱。總拈書籍便栘居。
(第四則)寒事俄驚螅蟀先。同遊剛是早春天。故人愈覺晨星少。別話聊憑杯酒延。戎馬驅馳非舊日。筆床相對又何年。不因遠地踈踪迹。惠我時裁金玉篇。無補涓埃媿聖朝。漫將投筆擬班超。論交義重能相負。惜別情多屢見招。地入風塵兵甲滿。雲深湖海夢魂遙。廟堂長策諸公在。銅柱何年折舊標。
(第五則)孤船渺渺去鍾山。雙闕回看杏靄間。吳苑夕陽臨水別。江天風雨共秋還。離懷遠地書頻寄。後會何時鬢漸班。今夜夢魂汀渚隔。惟餘梁月照容顏。陽明山人王守仁拜手書于龍江舟中。餘數詩稿亡不及錄。客後便覓得補呈也。守仁頓首。白樓先生執事。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
作者印記 | 王守仁 | 伯安(重一) |
朱彝尊行書題跋
陽明子。功烈氣節文章皆居第一。特多講學一事。為眾口所訾。善夫西陂先生之言也。曰陽明以講學故。毀譽迭見于當時。是非幾混于後世。至謂其得寧邸金。初通宸濠。策其不勝而背之。此謗毀之餘唾。不足拾取。斯持平之論乎。龍江留別詩卷。乃將之官南贑而作。是時宸濠反狀未露。而公已滋殷憂。故詩中即有戎馬驅馳。風塵兵甲等語。而又云廟堂長策諸公在。其後卒與喬莊簡犄角成功。蓋公審之於樽爼間久矣。詩律清婉。書亦通神。宜為西陂先生所愛翫。歲在癸未(一七0三年)二月戊寅胐。秀水朱彝尊年七十五書。
印主 | 印記 |
---|---|
朱彝尊 | 小長蘆金風亭長 |
朱彝尊 | 彝尊私印 |
朱彝尊 | 我生之初歲在屠維大荒落月在極壯望日丁酉時 |
(第一则)
正德丙子(一五一六年)九月。守仁领南赣之命。大司马白岩乔公。太常白楼吴公。大司成莲北鲁公。少司成双溪汪公。相与集饯于清凉山。又饯于借山亭。又再饯于大司马第。又出饯于龙江。诸公皆联句为赠。即席次韵奉酬。聊见留别之意。
(第二则)未去先愁别后思。百年何地更深知。今宵灯火三人尔。他日缄书一问之。漫有烟霞刊肺腑。不堪霜雪妒须眉。莫将分手看容易。知是重逢定几时。
(第三则)谪乡还日是多馀。长拟云山信所如。岂谓尚悬苍水佩。无端又领紫泥书。豺狼远道休为梗。鸥鹭初盟已渐虚。他日姑苏归旧隐。总拈书籍便栘居。
(第四则)寒事俄惊螅蟀先。同游刚是早春天。故人愈觉晨星少。别话聊凭杯酒延。戎马驱驰非旧日。笔床相对又何年。不因远地踈踪迹。惠我时裁金玉篇。无补涓埃愧圣朝。漫将投笔拟班超。论交义重能相负。惜别情多屡见招。地入风尘兵甲满。云深湖海梦魂遥。庙堂长策诸公在。铜柱何年折旧标。
(第五则)孤船渺渺去锺山。双阙回看杏霭间。吴苑夕阳临水别。江天风雨共秋还。离怀远地书频寄。后会何时鬓渐班。今夜梦魂汀渚隔。惟馀梁月照容颜。阳明山人王守仁拜手书于龙江舟中。馀数诗稿亡不及录。客后便觅得补呈也。守仁顿首。白楼先生执事。
朱彝尊行书题跋
阳明子。功烈气节文章皆居第一。特多讲学一事。为众口所訾。善夫西陂先生之言也。曰阳明以讲学故。毁誉迭见于当时。是非几混于后世。至谓其得宁邸金。初通宸濠。策其不胜而背之。此谤毁之馀唾。不足拾取。斯持平之论乎。龙江留别诗卷。乃将之官南赣而作。是时宸濠反状未露。而公已滋殷忧。故诗中即有戎马驱驰。风尘兵甲等语。而又云庙堂长策诸公在。其后卒与乔庄简犄角成功。盖公审之于樽爼间久矣。诗律清婉。书亦通神。宜为西陂先生所爱玩。岁在癸未(一七0三年)二月戊寅胐。秀水朱彝尊年七十五书。
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第三册,页1283;
院藏碑帖特展目录,页157、373。
王守仁草书《书象祠记》卷
王守仁(王阳明)行书《书五言古诗》轴
王守仁行书《寄父札》
王守仁行草书《上急缺地方官员疏手稿》
王守仁行草书《龙江留别诗》法帖墨拓(册页+合卷)
三希堂法帖《王守仁草书与日仁书帖》墨拓
王守仁行书《铜陵观铁船歌》卷
王守仁草书《与曰仁书帖》墨拓
王守仁山水画真迹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