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46621×2008像素(150 DPI)
文件大小:170.99 M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ZIP
作品名称:明王守仁书象祠记
作品作者:王守仁
创作时间:明代
原作尺寸:本幅30.9x700厘米、拖尾32.8x116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王守仁书象祠记,卷, 王守仁,草书,本幅30.9x700厘米、拖尾32.8x116厘米,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象祠記。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祀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余。余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遡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之而不敢廢也。予曰。胡然乎。有庳之祠。唐之人蓋嘗毀之。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於唐。而猶存於今。壞於有庳。而猶盛於茲土也。胡然乎。我知之矣。君子之愛夫若人也。推及於其屋之烏。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然則祠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後乎。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而象之祠獨延於世。吾於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也。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姦。瞽瞍亦允若。瞍已化而為慈父。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進治於善。則不至於惡。不底於奸。則必入於善。信乎象蓋已化於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斯蓋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所以扶持輔導之者周也。不然。周公之德。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見象之既化於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於其位。澤加於其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於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倣於舜之封象歟。吾於(脫一是字)蓋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然是唐人之毀之也。據象之始也。今之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於世。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脩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年弟守仁。
象祠记。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祀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余。余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之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庳之祠。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庳。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我知之矣。君子之爱夫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瞍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周也。不然。周公之德。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脱一是字)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是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脩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年弟守仁。
赵尔萃拖尾行草书:王文成功大楷笔力坚卓。天骨开张。大草则又转折自如。风神浏利。忆次兄处存一卷子。内有行楷及章草。各尽其妙。亦可谓能者无所不能矣。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傲徕山民跋。印记:赵尔萃印。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
收傳印記 | 羅家倫 | 志希圖書 |
收傳印記 | 趙爾萃 | 傲徠山民眼福 |
收傳印記 | 趙爾萃 | 傲徠山房 |
收傳印記 | 羅家倫 | 羅家倫 |
作者印記 | 王守仁 | 王守仁印 |
作者印記 | 王守仁 | 弘治己末會試第一人 |
作者印記 | 王守仁 | 陽明山人 |
王守仁草书《书象祠记》卷
王守仁(王阳明)行书《书五言古诗》轴
王守仁行书《寄父札》
王守仁行草书《上急缺地方官员疏手稿》
王守仁行草书《龙江留别诗》法帖墨拓(册页+合卷)
三希堂法帖《王守仁草书与日仁书帖》墨拓
王守仁行书《铜陵观铁船歌》卷
王守仁草书《与曰仁书帖》墨拓
王守仁山水画真迹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