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作网 > 国画作品高清大图下载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轴

吴镇 / 北京故宫博物院

吴镇山水画江河小船水草元代

文件下载

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3500×13011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89.85 MB

下载格式: .png

作品名称:吴镇渔父图

作品作者:吴镇

创作时间:元代 / 至正二年(1342年)

原作尺寸:纵84.7cm,横29.7cm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

n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1)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2)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3)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4)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5)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6)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7)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8)
吴镇山水画《渔父图》局部 (9)
王铎草书《题渔父图》局部 (10)

  渔父图,元代,吴镇,绢本,墨笔画,纵84.7cm,横29.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渔父图》画远山丛树,流泉曲水,老树平坡。坡旁溪水一泓,小舟闲泊。一渔父头戴草笠,一手扶桨,一手执鱼竿,坐船中垂钓。笔法圆润,意境幽深。皆天空水阔,几只渔舟活动于其间,随意点染,意境或开阔,或幽深颇多变化,既画出了“放歌荡漾芦花风”,又描绘出“一叶随风万里身”的意境,吴镇以此寄托隐逸之意。

  渔父图作远山丛树,流泉曲水,平坡老树。坡旁水泽,小舟闲泊。一渔夫头戴草笠,一手扶浆,一手执竿,坐船垂钓。对岸群山远岫,岗峦起伏,树木茂盛,溪流人家。

  远景诸峰峭拔而立,绵延起伏;中景坡石渐缓,相拥而卧,老树从中斜逸而出,枝干虬曲,树叶繁茂,一道幽泉从远山处蜿蜒而来,流水潺谖,汇入江中;近景的江面上,一渔父泛舟其上,他手扶桨一手执鱼竿,怡然自得地坐在船沿上垂钓,渔船两边沙碛点点,木盛草美,随风飘荡。

  图上正中草书“渔父辞”一首: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葫芦。并款署:“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四幅并题。”下钤二印。图上有清人王铎诗题。

  《渔父图》中的渔父也和竹子一样,是一个象征意义的形象,透露了元代社会的某些侧面的现实情况。《渔父图》是将画者的心襟气象与关乎画面自身形式规范的内在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的典范之作,其所描绘的场景并未脱离视觉真实,但它注重的已不再是真实物象本身,而是借此传达画家对于宇宙韵律的体吾与把握,进而表现陶冶于自然之中、与天地同体的人格境界。据题画诗,可以体悟到吴镇想要云游于天地云水之间、超脱而归于自然的“渔隐”心理。

  墨分五色,而“五墨齐备”是吴镇用墨的高超之处,为更好地发挥墨效,吴镇在选择作画材料上很有讲究,画梅竹喜用纸,画山水则喜用绢。画山水选绢,因为绢有厚度,纤维富韧性,多次渲染而不皱折。

  画中载酒船头、垂钓湖面的渔者,沉迷于水天朗月之间,融合在宇宙的秩序和节奏之中,云雾山岚、西风芦荻、水波鱼跃皆与人心息息相通,主观情调与自然景象的交流互渗构成了超出于画面自然山水本身的艺术灵境。

  《渔父图》无论远景、近景均如沐浴在水中,给人“水墨淋漓幛犹湿”之感,但由于渔船与渔父皆以细笔勾出,与湿笔大点大染的山石树木形成鲜明的线面对比、因面画面充溢的湿重之气并没有使人产生闷塞之感。此外,吴镇的《渔父图》皆用笔苍劲有力,诗与画交相辉映,形成迷蒙幽深、自由无限的艺术境界。

作者款识

  至正二年(1342)為子敬戲作漁父意。梅花道人書。 草書 西風瀟瀟下木葉。江上青山愁萬疊。長年悠優樂竿線。簑笠幾番風雨歇。漁童鼓枻忘西東。放歌蕩漾蘆花風。玉壺聲長曲未終。舉頭明月磨青銅。夜深船尾魚撥剌。雲散天空煙水闊。至正二年(1342)春二月為子敬戲作漁父意。梅花道人書。

作者印記

  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印记资料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耿昭忠 丹誠
收傳印記 耿昭忠
收傳印記 耿昭忠 宜爾子孫
收傳印記 阿爾喜普 東平
收傳印記 阿爾喜普 阿爾喜普之印
收傳印記 耿昭忠 信公珍賞
收傳印記 耿昭忠 真賞
收傳印記 耿嘉祚 耿會侯鑑定書畫之章
收傳印記 索額圖 御賜忠孝堂長白山索氏珍藏(鈐於下邊幅)
收傳印記 耿昭忠 都尉耿信公書畫之章
收傳印記 耿昭忠 琴書堂
作者印記 耿昭忠 珍秘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宣統帝 宣統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嘉慶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養心殿鑑藏寶

首页书法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画水彩画古籍艺术品

©集古作网 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

联系方式:微信搜索“jiguzuo”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