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作品简介
——溪山高隐图,元,吴镇,绢本墨笔,纵160.5厘米,横73.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溪山高隐图绘高山巨石层峦重叠,远山云雾朦胧栈道顺山崖伸延,迂回盘绕,树林后溪水一湾,水榭半露,充满夏日中葱郁气氛,山石以水墨渲染,淡施披麻皴,圆点浓墨点苔。笔法稳健,墨气湿润。 全画构图呈长方形,上不留天,下不留地,构图虽饱满,但密而不塞,疏密相间,故布局十分得宜。
这幅画气势不凡,层峦叠岭,雄伟高峻,下方丛树溪水,临溪筑有草房两间,屋旁有小径通向山间。仅一片房屋处略施淡赭,通篇皆水墨。此图和常见的吴镇画有所区别,皴法以长披麻皴为主,法巨然画派画格,但线条较长,细长而且疏朗,似有不胜其力之感。
溪山高隐图以深远式构图,远处高山叠嶂,群峰突起,高高耸起,山巅处云蒸霞蔚,山色柔和绵连。山坡和山坳处荆棘和杂木丛生。中间山腰处山石嶙峋突兀,山石或纵立,或横卧于山腰间,山径顺山脚伸延,蜿蜒迂回盘旋,成为上下山的一栈道、近景茂密的丛林后有溪水一湾,在山脚下临溪边有一间水榭,在山石和丛树的掩映下半露半隐,环境十分清静幽雅,充满夏日丰饶葱茏的气氛。
作者纯用水墨,利用其深浅浓淡,创造出一个静谧安详的环境,画幅较为孤寂、冷清的情凋也是画家处世态度的生动写照。山石以水墨渲染,淡披麻皴。这种皴法从巨然披麻皴出,把笔拉得垂直。他后来创造的“刮铁皴”,仿佛又硬又直,却硬中有婉,直中有收,笔头不枯硬,灵气从笔端间轻轻逸出,以圆点浓墨点苔,笔法稳健,墨气湿润,画法源于董源、巨然一路。近处坡石的用墨,以及秃笔随意点写树叶苔草的画法,是他的典型风格。《溪山高隐图》皴笔沉厚,坡角山边用笔大胆,横扫而出,用笔意味更似写意。主要山石皴笔提按变化明显,用笔奔放,是“写”出而非“皴”出。此图主峰最上部有一组巨石,用横侧笔势刷出,显然出自李唐马夏一系的斧劈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