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119132×250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574.87 M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ZIP
作品名称:宋夏圭长江万里图卷
作品作者:夏圭(传)
创作时间:宋代
原作尺寸:本幅26.8x1115.3厘米
原作材质:本幅绢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夏圭长江万里图卷,尺寸:本幅26.8x1115.3厘米、隔水一11.3、引首26.8x75.7、隔水二13.7、隔水三11.3、拖尾26.9x241厘米。质地:本幅丝绸,引首纸,拖尾纸。旧传南宋夏圭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旧传画家为南宋夏圭。但树木、岩石、人物的笔触却是奔放而成熟的。岩石、悬崖虽以“斧削”的肌理笔触渲染,但明暗水洗层次分明。这些都是明代浙派绘画风格的典型特征。此卷可与夏桂《溪山清远图》相媲美。但此幅笔法稍显生硬,估计是后期临摹的。
画卷由右向左展开,从波涛汹涌涌到风平浪静。有时两岸峡峡,山石险峻,江水奔流急窜,有时遥岑水阔,烟笼雾约。人们浮舟江上,有急流勇进者;有系缆倚岸,装载货物卸货者。岸边则有宇村墟旅店、阁阁寺,行人急忙赶路,通幅充满机趣。树石人物用笔遒劲,技法纯熟,震撼用斧劈皴法皴擦,浓淡层次分明,这些都是典型的明代浙派风格。
柯九思本幅行楷书:
夏禹玉长江万里图。至元后六年,立冬日,柯九思观复古斋。
印记: 柯九思印、柯敬仲氏、柯九思敬仲印。
清高宗本幅行书:
出峡巴船险,行开万里航。细流因不择,首渎遂成长。商贾风波地,士人名利场。闹中看冷笔,心洗定何妨。壬午夏月,御题。
印记: 干、隆。
清高宗本幅行书:
白狗黄牛险,巴船来往过。下滩魂始定,上水淹如何。赴海他时远,写神此卷多。长江一万里,谁与作盈科。己丑夏月,御题。
印记: 比德、朗润。
▼清高宗引首行楷书:岷流景观。印记: 乾隆陈翰。
▼拖尾书法题跋
高士奇拖尾行楷书:
旧藏夏禹玉此卷。柯敬仲题为长江万里图。后有三跋,重装时为人剪去。读元吴立夫渊颖集中,有题袁子仁所藏巴舡出峡图长歌,似与此图相合,因名之为巴舡出峡,而书其诗于后。巴山一带高崔嵬,巴江万里从天来。前夫疾挽后夫推,黄牛白狗遽舡开。晓风东回水西上,淫滪堆头伏如象。盘旋鸟道怕张帆,汨没龙渊惊棹桨。世人性命重涛波,吴盐蜀麻得利多。怪石急流须勇退,贪夫险客谩悲歌。神禹酾江江更恶,五丁凿路空岩崿。舟舡可坐尚发危,栈阁能行终泪落。嗟兹举目无不然,直愁平地即山川。至喜亭边聊酹酒,长年三老好摊钱。立夫讳莱,集贤学士直方之子,浦江人。与黄侍讲溍、待柳制贯,同受业于方韶父。私谥渊颖先生。其文猿绝雄深,正类巴峡。康熙戊寅清明后一日,积阴初晴,坐拓上简静斋。瓶插海棠碧桃,煮惠山泉,试火前龙井茶,用唐澄泥研,方于鲁墨书。藏用老人高士奇。
印记: 藏用老人、士奇、一乡看侍老莱衣、简静斋、闲里工夫澹中滋味。
高士奇拖尾行书:
此卷未携入都,留信天巢。顷展再四,似共故人一话也。二月二十五日,江村。
印记: 冷暖自知。
高士奇拖尾楷书:
庚辰五月二十九日酷暑。建兰已开,置廊下,香气清馥。以寒泉沃地,冰簟铺床,观禹玉巴舡出峡图,如来万里风也。时初得大儿舆馆选之信,次儿轩侍侧。高士奇。
印记: 澹、人。
梁国治拖尾楷书:
汪砢玉珊瑚网载,夏珪长江万里图,有王汝玉、陆深、董其昌三跋。此卷高士奇称后有三跋,正与珊瑚网合,乃以跋经割去。未盲考,遂不以柯九思所题为凭,而转据吴莱渊颖集中所载袁子仁诗,名叫巴船出峡图。舍此而事傅会,士奇素称鉴赏家,何为疎且拙耶?宋人如郭熙、范宽,皆有长江万里图。而夏珪此卷独归内府,获邀睿鉴,重以天题,诚珪之厚幸也夫。臣梁国治、臣刘墉、臣彭元瑞、臣董诰、臣曹文埴、臣金士松,恭识。
印记: 臣、治
清高宗: 夏珪长江万里图。神品。内府珍品。
印记: 乾隆陈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寿、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嘉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竹窗(重一)。
收传印记:
天历(半印,重一)、孙承泽印、退翁、江村三十年精力所聚、竹窗(半印)、浣熊花书屋(重五)、碧梧书屋、高詹事、静寄轩图书印、澹(重三,一半印)、人(重三,一半印)、高天门(重一)、红雨轩、岱、霞城主人(重二)、高、岱、高岱图书、霞城真赏、旷庵(重一)、徐坚曾观、□身不敢□、锡山氏家玩(半印)、天(半印)、言(半印,重一)、□□□□□图书之印、(又五印不辨)。
山水、江河、湖海、水纹、渔夫、船夫、船 渔船、帆船、篷舟、纤夫、行旅、树木、松、杨柳、驴、走兽、狗、台阁、店铺、酒店、栅栏、石磴、牧童、百姓、枯树、竹、芦苇、牛、宫殿、茅草屋、亭、城墙、耕织渔猎。
写意、皴法、斧劈皴、人物衣纹描绘法(减笔) 、苔点。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第五册,第2720页。
故宫书画录(卷四),第二册,第56页。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六册,页285-296。
这幅手卷从右至左描绘了从波涛汹涌的上游到河口平静的景象。画面时而展现两岸峡谷险峻,江水奔流急窜的震撼场景,时而转入烟雾笼罩的开阔水域,展现出多变的水景。画中人物浮舟江上,有的勇敢逆流而上,有的则系缆岸边忙于装卸货物,生动体现了人们的生活场景。
岸边村落里点缀着旅店、亭阁和寺庙,行人在陆地上匆匆赶路,为画卷增添了动感与生机。树木、岩石和人物的笔法遒劲,技法成熟。岩石与悬崖采用斧劈皴法,层次分明,气势磅礴,这些都是典型的明代浙派风格。传统上虽被视为南宋夏圭之作,但实际风格更符合明代特点,可能是后人临摹之作。
夏圭(字禹玉,钱塘人)活动于1195至1224年间,与马远齐名。他擅长山水和人物画,笔法成熟,常用水墨湿润技法。这幅窄幅手卷展示了奔腾的河水与飘浮远岸的奇幻景象,岩石岬角、幽静村庄和云雾缭绕的寺庙点缀其间,整体笔触充满活力,风格独特。
与夏圭手卷《溪山清远图》相媲美,此卷笔法稍显生硬,可能为后期临摹之作。总之,这幅画卷不仅展示了画家的精湛技艺,还在构图和用笔上表现出独特风格,实为一幅极具观赏价值的手卷。
夏圭山水画《溪山清远图》全卷
夏圭山水画《西湖柳艇图》轴
夏圭山水轴(王铎鉴定题跋)
夏圭山水画《归棹图》轴
传夏圭《雪屐探梅图》轴
传宋夏珪山水轴
夏圭(款)山水人物画《山居图》轴
夏圭溪山高逸图轴
传夏圭《山居留客图》山水人物轴
夏圭《长江万里图》全卷
传夏圭山水人物画卷
无款仿夏圭溪山清远卷
夏圭雪景山水画团扇页
夏圭山水人物《秋林高士图》页
夏珪《梅雪诗庐》页
夏圭山水《江滨策蹇》页
宋《夏禹玉松崖客话》山水页
夏圭《雪屋吟梅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