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2126×1972像素(200 DPI)
文件大小:77.81 MB (共12开)
下载格式: PNG / ZIP
作品名称:明董其昌临褚遂良兰亭叙册
作品作者:董其昌
创作时间:明代 /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原作尺寸:25x27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董其昌临褚遂良兰亭叙,册,一册12开,明代,董其昌,行书,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纸本,25x2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年),江苏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
本册作于董氏六十四岁(一六一八),董氏初临褚本兰亭,在三十五岁(一五八九)时,三十年间亦曾临过定武、颖上诸本。他曾谓:「兰亭非不正,其纵宕用笔处,无迹可寻,若形模相似,转去转远。」本册行间布置不类原帖,而用笔则深得王褚灵秀之意。
乙亥(一六三五年)中秋观戊午岁临帖。其昌。
董其昌印。
张昆诒□容轩、曾裕之印。
石渠宝笈、宣统御览之宝(重一)、宣统鉴赏、重华宫鉴藏宝、乾隆御览之宝、无逸斋精鉴玺、嘉庆御览之宝、乐善堂图书记。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峻領。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暎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懐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况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毎攬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叙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攬者。亦將有感於斯文。天聖丙寅年正月十五日重裝。才翁東齋所藏圖書。嘗盡覽焉。高平范仲淹題。皇祐己丑四月太原王堯臣觀。元祐戊辰二月獲于才翁之子洎字及之米芾記。右米姓祕玩天下蘭亭本第一。唐太宗獲此書。命起居郎褚遂良檢校。馮承素。韓道政。趙模。諸葛貞。湯普澈之流。橅賜王公貴人。著于張彥遠法書要錄。此軸在蘇氏題為褚遂良。橅觀其意。易改誤數字。真是褚法。皆率意落筆。餘字句慎咸清潤有秀氣。轉摺毫鋩備盡。與真無異。非深知書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以此本為定。熠熠客星。豈晉所得。卷器泉石。流腴翰墨。戲著談標。書存馬式。鬱鬱昭陵。玉椀已出。戎溫無類。誰寶真物。水月何殊。志專用一。繡繅金鐍。瑤機錦綍。猗歟元章。守之勿失。壬午閏六月九日大江濟川亭艤寶晉齋艎對紫金。浮玉群山。迎快風銷暑重裝。米芾平生真賞。戊午(一六一八年)二月廿日臨褚摹蘭亭真跡。董其昌。
▼蔡枞 本幅八草书
宗伯此册下笔极为闲穆,虽对褚橅得右军法矣,子璧葆此良为具眼。蔡枞。印记:蔡枞之印、季直。
▼夏允彝 本幅八行书
宗伯临书都不对帖。所谓时似似神也。加怕似一等矣。子璧工书。惜未及与宗伯交时。阅此卷如相对挥毫。并右军河南元章。亦如并集一室。夏允彝。印记:□中。
▼李待问 后副页草书
宗伯临书全讲脱胎。然有全用本家之笔漫摽。昔贤英雄欺人。未可尽信。此摹兰亭一本右军。实为合作。壬申(一六三二年)寒食夜题于晓珠阁。李待问。印记:存我、李待问。
▼佚名 后副页行书
此是壬午(一六四二年)所题。云壬申者。误也。
▼顾襄远 后副页楷书
董宗伯每岁上巳。辄临禊帖一通。人间流传无虑数十本。要其宗趣。褚法为多。此卷毫厘皆有神矣。赵吴兴得定武真本。首尾数年。尽知其妙。吾尚谓之。乍可作圣。不许安禅。视此法不亦天堑水悠悠邪。壬午(一六四二年)闰冬二十日览有堂题。顾襄远。印记:顾开□印、字伟南。
▼王伯咨 后副页楷书
癸未(一六四三年)季春。温陵王伯咨寓云间。从同社钱子璧处。鉴赏董太史所摹兰亭帖。想见当日落笔时也。朔日题。印记:王氏伯咨、命□。
▼张寿孙 后副页行书
禊帖以余所藏定武本为最。亦出自董太傅家。知其得力者深。非仅从褚橅入也。临书不求甚似。乃闲旷自在。观此帖思过半矣。子璧其宝之。癸未(西元一六四三年)三月廿二日北行舟中题。张寿孙。印记:张寿孙印。
▼宋征舆 后副页行书
余见董书此为第一。宋征舆。印记:宋氏辕文、征舆。
▼曹思邈 后副页草书
禊序为行书正则。自褚抚一出。稍变右军法度。以姿和取胜。宗伯此册出入虞褚二家。其疾炼流媚。巧力□□。真海岳不足过也。独予妄析源流。未知所向不审。子璧临池之暇。肯以出蓝之智小解予惑不。癸未(一六四三年)腊月。曹思邈漫识。印记:由拳、鲁元。
▼陈子龙 后副页行书
禊序以遒媚劲健取胜。登善本遂有不胜罗绮之态。尝见吴兴跋所得独孤石本意。取完密温雅。宗伯此书似兼得之矣。乙酉(一六四五年)季春陈子龙识。印记:陈子龙印、卧□。
▼李待问 后副页行书
余向不服宗伯。临书以古人用笔。表里之间都有深意。何得竟以本家法。全用武断。顾其笔墨和适。神姿朗丽。正使褚虞在集。亦当把臂。向时轻易。终是率尔。子璧珍惜此帖良有以也。乙酉(一六四五年)四月廿二日。存我再题。印记:存我、问。
▼清高宗 后副页行书
乾隆乙丑(一七四五年)初夏。长春书屋御笔抚临一过。印记:乾隆宸翰。
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下册,页721。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100-101。
董其昌法书特展研究图录,页84-87、167-169。
董其昌行楷书《题跋陆机平复帖》
董其昌《仿欧阳询草书千字文》册
董其昌《临褚遂良兰亭叙册》共12开
董其昌行书《答客难》卷
董其昌《楷书勒搞本卷》
董其昌狂草书《罗汉赞书卷试笔帖》
董其昌行书七律诗
董其昌行草书《紫茄诗》
董其昌楷书《书五言古诗》轴
董其昌楷书《勤政励学箴》轴
董其昌楷书《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轴
董其昌行书《白羽扇赋》卷
董其昌行书《酒德颂》卷
董其昌行草书《跋潇湘图卷》二跋
董其昌《临苏轼黄庭坚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