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和篆隶书《千字文册》38开册页

俞和篆隶书《千字文册》38开册页

俞和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图预览 PREVIEW
俞和篆隶千文册_01
俞和篆隶千文册_02
俞和篆隶千文册_03
俞和篆隶千文册_04
俞和篆隶千文册_05
俞和篆隶千文册_06
俞和篆隶千文册_07
俞和篆隶千文册_08
俞和篆隶千文册_09
俞和篆隶千文册_10
俞和篆隶千文册_11
俞和篆隶千文册_12
俞和篆隶千文册_13
俞和篆隶千文册_14
俞和篆隶千文册_15
俞和篆隶千文册_16
俞和篆隶千文册_17
俞和篆隶千文册_18
俞和篆隶千文册_19
俞和篆隶千文册_20
俞和篆隶千文册_21
俞和篆隶千文册_22
俞和篆隶千文册_23
俞和篆隶千文册_24
俞和篆隶千文册_25
俞和篆隶千文册_26
俞和篆隶千文册_27
俞和篆隶千文册_28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1)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2)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3)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4)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5)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6)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7)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8)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9)
俞和篆隶树《千字文册》局部 (10)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2496×2183像素(200 DPI)

文件大小:759.90 MB (共38开)

下载格式: PNG / ZIP

——

作品简介

——

作品名称:元俞和篆隶千字文册

作品作者:俞和

创作时间:元代 / 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

原作尺寸:本幅21x24.7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俞和篆隶千文,册 ,一册38开(本幅37开37幅,后副页1开1幅),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俞和,篆书,本幅21x24.7厘米,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俞和(1307-1382),字子中,号紫芝生,浙江杭州人。性安恬澹泊,能诗善书法,遍临晋、唐诸家,功力极深。早年得赵孟頫(1254-1322)亲授,故书法逼似赵字。

本册以篆、隶隔行并排书成,除了方便识读外,也呈现了不同书体的美感。篆书的结体修长坚实,线条瘦硬挺拔,隶书结字方阔,用笔严谨整饬,风格优雅。

繁体釋文

常州路重建脩忠祐祖廟碑。嘉議大夫治書侍御史東平王士熙譔。資善大夫陜西諸道行御史臺御史中丞濟南張養浩書。榮祿大夫御史中丞濟南張起巖篆頟。宇宙間偉人出。而動盪一世。攬龍虎。鰐蛇虎。嘯風雲。洗日月。使國去禍。使民就福。此皆天神來為世人。故能挈造化。在手成大事業。及其形化。返於虛無。則復為神。固其所也。翹風芳歷。勍勳醲澤。不亡於千古。遺紀於一時。顧或有之。許渾嘗歎衛將軍矣。今毗陵所事陳真君。有媯之後。蓋擢高科。仕隨大司徒。拯危平僭。以忠著。其佐神柴侯。仕南唐節度使。皆能摧敵。以義以勇名。夫官大司徒。節度使。不賤。忠義有勇。又立名當時。隨五代史亦莫之及。及亦莫之詳焉。因知古名臣烈士。史失其姓名與事者何限。公論一人心。人心一天理。忠義人心理也。無有泯時。況其使國去禍。使民就福。無異其平生哉。水旱也。雨暘之。盜賊也。錢鎛之。疾病也。簞食肉之。休賴天下。而祀盛淮淛東西。毗陵為神桑梓。尤甚盛。郡之人奉之。靈動畏。視之神。恩動愛。視之父母。廟以寓歸依之心。表白忠祐。而爵王至帝。封福順武烈。顯靈昭德號。舊也。熙朝嘉陰相之績。帝之上。無能名。益仁惠孚祐。是錫真君。帝。通天人之辭。真君天之矣。然號高而廟庳。弗類。初郡長脫因公祈榖稔思報。繕脩有開。以蘄眾是助。公拱手言。神忠義士。於名教有益。且吾民何恃。身康而腹無饑。匪他之賜。神殆與牧守分治此郡。吾坐官署安。神風雨不庇。愧之久矣。安事勞民。旦出私錢。率僚屬。凡營具圖。殿幾。門幾。廂廡幾。亭臺幾。殿某。門某。廂廡某。亭臺某。具式。木務大。瓦務重。竹葦鐵灰甓石膠□漆務堅。其崇務充。其縱橫務深廣。有志也。工未半。以報政去。及錫命下。趙君崎尹武進。願合以培。同知明安海牙公繼至。虔倍之。主祠二張師。叩囊底以從。遂成。成契圖式。殿大小六。廂廡左右夾門內外二。亭臺前後捴百楹。齋房賓館。廄庫庖湢在其外。凝土像形。嚴形像秩。凡煥飾無不萃。於是林泉改觀。過者愕眙。昔者重幡垂擁。游埃未遠。今則飛楯躐廉。高褰大闢。清思拔出。昔者瓣香俯伏。地不給序。今則虛唐蔭術。列容千席。進退有餘。紅衣羽扇。儼臨于表。皓乎蓮華湧太華也。金戈玉節。森植于下。凜乎瑤樹行碧海也。至若聲容堂堂。如顧盼然。威耀奕奕。如指揮然。隱若雷霆下青天也。故廟成。神益尊。人敬益新。而大號之美始稱。師請昭其事以勗方來。余為之一書曰。聖元太子在上。百靈效職。繼自今日。太平萬億世。與天無極。再書曰。陳真君迨其佐柴侯。血食鄉土。為國為民。繼自今日。國加衛。民加保。與聖世無極。三書曰。毗陵入混壹來。第一甲子。實維景運。是歲神新廟克具。實維盛事。繼自今日。廟如吏治有府。如民處有室。與神釐無極。繄毗陵之人。艾耄期頤。至而曾玄。在樂國亦無極。書已振動。拜為詩以系之。明年。宇下懷椒糈。烝蕙肴。夕用迎亯。送以備焉。真人棄羊去鄧墟。御風泠然行八區。返顧下土瓜爛蛆。哀時再出忘隆汙。銀河倒流落蟾蜍。海內驚見明月珠。策治未數誼及舒。盛德要矢皋陶謨。隨家山川如畫圖。端坐正之不崎嶇。鋤樂剗婁一軒鬚。士休而歌法興屠。歸從放勛謁帝趨。願脫穢濁陪清都。金尾獅前若聲俞。天上雖樂無閑夫。神仙皆起功行殊。命使永澤江南枯。畏壘俎豆千年餘。至竟羶行生橛株。光靈所被非一隅。是邦迺自誕彌初。春風簫鼓花氍毹。秋風雞豚稻香腴。橋運相使巧中輸。侯誰在矣柴與俱。渺州之西松偃湖。義興英挺白頟菟。近州之東泉溜渠。九龍孤高雨芽爐。致功避世各足須。讌游有客適有居。君不寂寞少此娛。赤鯉既來毋疾驅。留伴亭黿棲接余。日聽閭里歌唐虞。崇道凝真通妙法師。玄學講師教門高士。常州路玄妙觀住持提點。兼領本路諸宮觀事張繼宗。明道弘妙法師。常州路忠祐祖廟住持提學(圈去)舉張紹先立石。

简体释文

(千字文。梁员外散骑侍 郎周兴嗣次韵。 天地玄黄。宇宙洪 荒。日月盈昃。辰宿 列张。寒来暑往。秋 收冬藏。闰馀成岁。 律召调阳。云腾致 雨。露结为霜。金生 丽水。玉出崐冈。剑 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 姜。海咸河淡。鳞潜 羽翔。龙师火帝。鸟 官人皇。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推位让 国。有虞陶唐。吊民 伐罪。周发殷汤。坐 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 羌。遐迩一体。率宾 归王。鸣凤在树。白 驹食场。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盖此身 发。四大五常。恭惟 鞠养。岂敢毁伤。女 慕贞絜。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 忘。罔谈彼短。靡恃 己长。信使可覆。器 欲难量。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景行维 贤。克念作圣。德建 名立。形端表正。空 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 庆。尺璧非宝。寸阴 是竞。资父事君。曰 严与敬。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临深履 薄。夙兴温凊。似兰 斯馨。如松之盛。川 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 定。笃初诚美。慎终 宜令。荣业所基。籍 甚无竟。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存以甘 棠。去而益咏。乐殊 贵贱。礼别尊卑。上 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 仪。诸姑伯叔。犹子 比儿。孔怀兄弟。同 气连枝。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仁慈隐 恻。造次弗离。节义 廉退。颠沛匪亏。性 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 移。坚持雅操。好爵 自縻。都邑华夏。东 西二京。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宫殿槃 郁。楼观飞惊。图写 禽兽。画彩仙灵。丙 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 笙。升阶纳陛。弁转 疑星。右通广内。左 达承明。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杜槁锺 隶。漆书壁经。府罗 将相。路侠槐卿。户 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 缨。世禄侈富。车驾 肥轻。策功茂实。勒 碑刻铭。磻谿伊尹。 佐时阿衡。奄宅曲 阜。微旦孰营。桓公 匡合。济弱扶倾。绮 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多士寔 宁。晋楚更霸。赵魏 困横。假途灭虢。践 土会盟。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起翦颇 牧。用军最精。宣威 沙漠。驰誉丹青。九 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恒岱。禅主云 亭。雁门紫塞。鸡田 赤城。昆池碣石。钜 野洞庭。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治本于 农。务兹稼穑。俶载 南亩。我艺黍稷。税 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 直。庶几中庸。劳谦 谨敕。聆音察理。鉴 貌辨色。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省躬讥 戒。宠增抗极。殆辱 近耻。林皋幸即。两 疏见机。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沉默寂 寥。求古寻论。散虑 逍遥。欣奏累遣。戚 谢欢招。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枇杷晚 翠。梧桐早凋。陈根 委翳。落叶飘飖。游 .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 箱。易輶攸畏。属瓦 垣墙。具膳.饭。适 口充肠。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亲戚故 旧。老少异粮。妾御 绩纺。侍巾帷房。纨 扇员洁。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蓝笋象 床。弦歌酒燕。接杯 举觞。矫手顿足。说 豫且康。嫡后嗣续。 祭祀蒸尝。稽颡再 拜。悚惧恐惶。笺牒 简要。顾答审详。骸 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 骧。诛斩贼盗。捕获 叛亡。布射僚丸。嵇 琴阮啸。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释纷利 俗。并皆佳妙。毛施 俶姿。工颦妍笑。年 矢每催。羲晖朗曜。 旋玑县斡。晦魄 环照。指薪修祜。永绥 吉劭。矩步引领。 頫仰郎庙。束带矜庄。 裴徊瞻眺。孤陋寡 闻。愚蒙等诮。谓语 助者。焉哉乎也 。)天爵贤良。嗜予篆隶。因书此为赠。时至正甲午岁(一三五四年)。冬十一月三日也。清隐散人俞和识。

题跋

赵执信 末幅行书:

元人皆知笔法。虽书迹不工。(阙二字)无后代恶状。况紫芝生。殊有能名者。(阙二字)其书妍劲成就。深足贵也。然亦题八分为隶何耶。康熙甲申。青州赵执信观。因识。印记:执信。

王澍 后副叶行书:

元时篆(阙二字)赵吴兴为首。紫芝生盖从赵出者。格韵遒劲处。不及吴兴而气格渊雅则已具体(上二字残)矣。此册曩见京师。乃(残)吾宗宝传(阙一字)之所藏。越十年后。得(阙一字)寓目。(阙二字)武陵渔人再(阙二字)华(阙一字)矣。(阙二字)。雍正庚戌八月。琅邪王澍书。印记:王澍印、(一残印不可辨)。

谢淞洲 后副叶行楷书:

元人好写四体千文。如钱以良辈。(阙一字)有墨本流传。所见不止一二。紫芝生小篆。笔趣翩翩。分书亦入史蔡之室。考其自署篆隶。亦有所(阙四字)集汉碑数百。体殊派别。止目为隶释隶续。似又未可以此訾议前人也。壬子五月。淞洲书。

印记资料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合同(重十)
收傳印記 陳淮 商丘陳氏圖書
收傳印記   清賞(半印)
收傳印記 陳淮 陳氏葯洲
收傳印記 陳淮 陳淮之印
收傳印記 陳淮 結習未除
收傳印記 陳淮 雲烟過眼
作者印記 俞和 子中父印
作者印記 俞和 俞和
作者印記 俞和 紫芝生(半印)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石渠寶笈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宜子孫
鑑藏寶璽 宣統帝 宣統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鑑賞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嘉慶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嘉慶鑑賞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寶笈三編

收藏著录

石渠宝笈三编(乾清宫),第二册,页527;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71。

——

相关作品

——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