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行草书《城南唱和诗卷》墨拓

朱熹行草书《城南唱和诗卷》墨拓

朱熹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图预览 PREVIEW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1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2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3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4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5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6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7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8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09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10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11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12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13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14
朱熹行草书书诗墨拓_15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朱熹行草书诗墨拓局部 (1)
朱熹行草书诗墨拓局部 (2)
朱熹行草书诗墨拓局部 (3)
朱熹行草书诗墨拓局部 (4)
朱熹行草书诗墨拓局部 (5)
朱熹行草书诗墨拓局部 (6)
朱熹行草书诗墨拓局部 (7)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36232×300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218.79 M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ZIP

——

作品简介

——

作品名称:朱熹书诗墨拓

作品作者:朱熹

创作时间:南宋

原作材质:纸,墨拓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经训堂法帖,宋朱熹书诗,法帖墨拓,朱熹,行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简体释文

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

第一则: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第二则:东渚

小山幽桂丛,歳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

第三则:咏归桥

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

第四则:船斋

考槃虽在陆,滉瀁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

第五则:丽泽堂

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

第六则: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祗自知。

第七则:书楼

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赜。

第八则:山斋

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椽足。

第九则:蒙轩

先生湖海姿,蒙养今自閟。铭坐仰前贤,点画存彖系。

第十则:石濑

䟽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

第十一则:卷云亭

西山云气深,徙倚一舒啸。浩荡忽搴开,为君展遐眺。

第十二则:柳堤

渚华初出水,堤树亦成行。吟罢天津句,薰风拂面凉。

第十三则:月榭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

第十四则:濯清亭

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

第十五则:西屿

朝吟东渚风,夕弄西屿月。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

第十六则:淙琤谷

湖光湛不流,嵌窦亦潜注。倚杖忽淙琤,竹深无觅处。

第十七则:梅堤

仙人冰雪姿,贞秀绝伦拟。驿使讵知闻,寻香问烟水。

第十八则:听雨舫

彩舟停画桨,容与得欹眠。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

第十九则:采菱舟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一曲菱歌晚,惊飞欲下鸥。

第二十则:南阜

高丘复层观,何日去登临。一目长空尽,寒江列暮岑。

熹再拜。

吴郡干文传题跋(简体)释文:

右晦菴先生真迹,笔精墨妙,有晋人之风。大贤无所不能,固非可一艺名也。当时先生由建中回新安时,所书流落人间,文传薄游婺源得之,携以归吴中,尝同仁夫一观,馀不以示他人也。近伯广自琴川来访,病中不及款,曲别后思,所以见意,念他物皆不足以浼,伯广因书于卷尾,令渊持赠之,转似仁夫,仍题数语于其后云。吴郡干文传。

繁体釋文

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

第一則:納湖

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第二則:東渚

小山幽桂叢,歳暮靄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風渺何極。

第三則:詠歸橋

綠漲平湖水,朱欄跨小橋。舞雩千載事,歷歷在今朝。

第四則:船齋

考槃雖在陸,滉瀁水雲深。正爾滄洲趣,難忘魏闕心。

第五則:麗澤堂

堂後林陰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

第六則:蘭澗

光風浮碧澗,蘭杜日猗猗。竟歲無人采,含薰祗自知。

第七則:書樓

君家一編書,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時來玩幽賾。

第八則:山齋

藏書樓上頭,讀書樓下屋。懷哉千載心,俯仰數椽足。

第九則:蒙軒

先生湖海姿,蒙養今自閟。銘坐仰前賢,點畫存彖繫。

第十則:石瀨

䟽此竹下渠,漱彼澗中石。暮館繞寒聲,秋空動澄碧。

第十一則:卷雲亭

西山雲氣深,徙倚一舒嘯。浩蕩忽搴開,為君展遐眺。

第十二則:柳堤

渚華初出水,堤樹亦成行。吟罷天津句,薰風拂面涼。

第十三則:月榭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與君凌倒景,上下極空明。

第十四則:濯清亭

渉江采芙蓉,十反心無斁。不遇無極翁,深衷竟誰識。

第十五則:西嶼

朝吟東渚風,夕弄西嶼月。人境諒非遙,湖山自幽絕。

第十六則:淙琤谷

湖光湛不流,嵌竇亦潛注。倚杖忽淙琤,竹深無覓處。

第十七則:梅堤

仙人氷雪姿,貞秀絕倫擬。驛使詎知聞,尋香問煙水。

第十八則:聽雨舫

綵舟停畫槳,容與得欹眠。夢破蓬窗雨,寒聲動一川。

第十九則:采菱舟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蘭舟。一曲菱歌晚,驚飛欲下鷗。

第二十則:南阜

高丘復層觀,何日去登臨。一目長空盡,寒江列暮岑。

熹再拜。

吳郡干文傳题跋(繁体)释文:

右晦菴先生真跡,筆精墨妙,有晉人之風。大賢無所不能,固非可一藝名也。當時先生由建中回新安時,所書流落人間,文傳薄游婺源得之,攜以歸吳中,嘗同仁夫一觀,餘不以示他人也。近伯廣自琴川來訪,病中不及欵,曲別後思,所以見意,念他物皆不足以浼,伯廣因書於卷尾,令淵持贈之,轉似仁夫,仍題數語于其後云。吳郡干文傳。

——

相关作品

——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