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关山行旅图》卷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

郭熙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图预览 PREVIEW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1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2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3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4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5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6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7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8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09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0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1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2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3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4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5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6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7
郭熙《关山行旅图》卷_18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郭熙《关山行旅图》局部 (1)
郭熙《关山行旅图》局部 (2)
郭熙《关山行旅图》局部 (3)
郭熙《关山行旅图》局部 (4)
郭熙《关山行旅图》局部 (5)
郭熙《关山行旅图》局部 (6)
郭熙《关山行旅图》局部 (7)
郭熙《关山行旅图》局部 (8)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30093×230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121.19 MB

下载格式: .png

——

作品简介

——

作品名称:宋郭熙关山行旅

作品作者:郭熙

创作时间:宋代

原作尺寸:本幅30.4x248.9厘米

原作材质:绢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郭熙关山行旅,卷,郭熙,本幅30.4x248.9厘米,绢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款识

河昜郭熙画(楷书)。

题跋

清高宗引首行书:韵接荆关。印记: 乾隆宸翰。

清高宗隔水三行书:欲作画应先构思,河阳此卷足当之。乃成晩岁苍古笔,一改少时巧赡为。磵道崎岖冰雪历,旅人来往马骡疲。青莲夜宴序中语,不待披图合共知。己亥(一七七九年)仲冬月上澣御题。印记: 干、隆。

陈思谦拖尾一行书:余从省中归,见有挟画卷求售者。展观之,乃郭河阳关山行旅图也。人物清雅,皴法劲健,无一笔不仿古人,而胸中一派天趣,往往露之毫楮间,奇不诡谲。怪不失度,皆有精理,至于气韵神采,触眼欲滴,直超出寻常蹊迳之外。余见此君所作甚多。无如此卷之精绝者,不觉惬予所好,因出示南阳仇远,共为订定。至正元年秋仲,参议中书省事。陈思谦。印记: 陈氏图书。

李衎拖尾一行书:闻郭河阳少时画,巧赡工致。晚年用笔始苍古不羁,是图盖尤晚年得意之作也。山回水转,冲冲往来之状,宛然有履霜冒露之思。盖真得荆关之蕴者,可爱可玩,蓟丘李衎。印记: 仲宾。

徐珵拖尾二行书:余素爱郭熙干林老石,非后人所敢摹法。今展蜀道图,用笔秀拔,一醒旧目,且得坡翁书文。以称双美,尤为世所希觏者乎。抚览徘徊,不忍释手,卷后复有郑遂昌题语。真知言哉,正统二年春三月晦日,东海徐珵书。印记: 徐氏元玉。

董其昌拖尾二行书:右郭河阳关山行旅图,亦名蜀道图,乃海内尤物。余为庶常时,已耳食之矣。近自楚中较士归,舟次采石,友人持示,深慰夙怀,及阅徐武功跋。知有坡翁书文,今已轶去,惜哉。虽然世有巨眼,自能识宝气于丰城,不藉剑匣之陆离也。董其昌观,因题。印记: 董其昌。

印记

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养心殿鉴藏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古稀天子、寿、即事多所欣、笔端造化、寓意于物、卍有同春、用笔在心、笔花春雨、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佩六相印之裔、其永保玩、赵氏□□、山□布衣、□川吴氏思相□□、(半印不可辨)。

主题

山水、建筑、店铺、栈道、山径、溪涧、湍泉、瀑布、孩童、侍从、渔夫、船夫、圉人、百姓、枯树、驴、寺庙、桥、庭院 、栏杆、城墙、篷舟 。

技法

写意、皴法、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苔点。

收藏著录

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第二册,页932。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31。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五册,页261-264。

——

相关作品

——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