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政书类古籍,唐代·萧嵩《大唐开元礼》PDF,本书共150卷,拆分为21册数字本PDF文件下载。












大唐开元礼原序
三代以下,言治者莫盛于唐,故其议礼有足稽者。始,太宗文皇帝以濬哲之姿,躬致上治,顾视隋礼,不足尽用,乃诏房玄龄、魏徵与礼官学士等増脩五礼,成书百卷,总一百三十篇,所谓贞观礼是也。髙宗纂成之,复诏长孙无忌、杜正伦、李义府以三十卷益之。然义府辈务为傅㑹,至杂以今式,议者非焉,所谓显庆礼是也。二书不同,葢尝并用,春官充位,莫之或正。开元皇帝绥万邦,抚重熙,于是学士张说奏言:「仪注矛盾,盍有以折衷之。」乃诏徐坚、李锐、施敬本载加撰述,继以萧嵩、王仲丘等,历数年乃就,号曰《大唐开元礼》,吉凶军賔嘉至是备矣。书必有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礼书一代之典也,其可阙耶?谨为序曰:夫为国必以礼,礼以时为大。商之去夏未久也,其损益已可知矣,况乎自秦迄汉,典籍残缺,所可见者,二戴之记、周官之书,其纲则备,其纪则略。二戴之记,杂出于汉儒,或繁密难遵,或抵牾莫辨,此泯泯棼棼,所以毋敢轻议也。虽然,大辂设而椎轮不可以复用,宫室备而茅茨不可以复拘。若明堂以致严父之孝,孝致矣,则汶上之图不必尽命于黄帝;圆丘以竭事天之诚,诚竭矣,则泽中之祀不必尽合于成周。葢古今之不同,质文之递变,虽先王未之有者,可以义起,奈何区区残编断简,泥古而窒今,使前朝盛典不传于后世耶?唐受命,奄有方夏,吉礼以祀神祇,賔礼以亲邦国,嘉礼以亲万民,不得已而施之军礼、凶礼者甚众也。朝廷之所用,有司之所守,非一定之论,则内外无所适从;非不刋之书,则子孙无所取法。今自贞观而至显庆,阅岁未久,二礼之不同,固未害损益之义也。然既出义府傅㑹,则非所谓一定之论;猥杂有司令式,则非所谓不刋之书。惟开元皇帝励精政治,有意太平,故能遴择儒臣,厘正钜典。惟坚等辨博通贯,体上之意,故能不泥不肆,克辑成书,因时肇兴。朝廷有大疑,不必聚诸儒之讼,稽是书而可定;国家有盛举,不必绵野外之仪,即是书而可行。世世守之,毋敢失坠,不其休哉?书凡百五十卷,各以类从,读者如按图而知四方,此不具载,姑叙作书之㫖云。周必大谨序。
大唐开元礼考略
开元十年,以国子司业韦縚为礼仪使,以掌五礼。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嵒上疏,请删去礼记旧文而益以今事。诏付集贤院议,学士张说以为礼记不刋之书,去圣乆逺,不可改易,而唐贞观、显庆礼仪注前后不同,宜加折衷以为唐礼。乃诏集贤院学士右散骑常侍徐坚、左拾遗李锐及太常博士施敬本撰述,厯年未就,而锐卒,萧嵩代锐为学士,奏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定为一百五十卷,是为《大唐开元礼》。由是唐之五礼之文始备,而后世用之,虽时小有损益,不能过也。(新唐书礼乐志/)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张说请修贞观、永徽五礼,命贾登、张烜、施敬本、李锐、王仲丘、陆善经、洪孝昌撰辑,萧嵩总之。(唐书艺文志/)
开元礼序例三卷,吉礼七十五卷,賔礼二卷,嘉礼四十卷,军礼十卷,凶礼二十卷。(集贤注记/)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唐集贤院学士萧嵩、王仲丘等撰。唐初有贞观、显庆礼仪注不同,而显庆又出于许敬宗希㫖附㑹,不足施用。开元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嵒请删礼记旧文而益以今事,张说以为礼记不可改易,宜折衷贞观、显庆以为唐礼,乃诏徐坚、李锐、施敬本撰述,萧嵩、王仲丘继之,书成,唐之五礼之文始备于是,遂以设科取士。新史礼乐志大略采摭著于篇,然唐初已降凶礼于五礼之末,至显庆遂削去国恤一篇,则敬宗謟谀讳恶,鄙陋亡稽,卒不正也。(书录解题/)
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渤海求冩唐礼,许之。(唐/)(㑹要/)
贞元二年六月十一日,敕举人有习开元礼者,同一经例,选人不限选数,许集通大义百条,䇿三道者,超资与官;大义通七十,䇿通二者,不在放限。九年五月二日,敕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为上;大义通八十,策通二者为次。元和八年四月,吏部奏习开元礼者,先授太常官以备讲讨,从之。(同上/)
唐志取士科目有开元礼,凡开元礼通大义百条,䇿三道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䇿通二者,及第试散官;义通者,依正员明经有三礼,辛秘登开元礼科,授博士。(玉海/)
贞元五年,始有开元礼一人。(同上/)
后周广顺三年八月,开元礼、三史各对义三百道。(五代/)(㑹要/)
开宝六年,上亲阅进士,得二十六人,开元礼七人,自兹殿试以为常式。(太平治绩通类/)
是岁,新修开宝通礼成,诏乡贡开元礼宜改称乡贡通礼,本科并以新书试问。(文献通考/)
大唐开元礼目录
卷一
序例上
择日 神位
俎豆
卷二
序例中
大驾卤簿 皇后卤簿
皇太子卤簿 皇太子妃卤簿
亲王卤簿 王公已下卤簿
内命妇卤簿 外命妇卤簿
卷三
序例下
衣服 斋戒
祈祷 杂制
卷四
吉礼
皇帝冬至祀圜丘
卷五
吉礼
冬至祀圜丘有司摄事
卷六
吉礼
皇帝正月上辛祈谷于圜丘
卷七
吉礼
正月祈谷于圜丘有司摄事
卷八
吉礼
皇帝孟夏雩祀于圜丘
卷九
吉礼
孟夏雩祀圜丘有司摄事
卷十
吉礼
皇帝季秋大享于明堂
卷十一
吉礼
季秋大享于明堂有司摄事
卷十二
吉礼
皇帝立春祀青帝于东郊
卷十三
吉礼
立春祀青帝于东郊有司摄事
卷十四
吉礼
皇帝立夏祀赤帝于南郊
卷十五
吉礼
立夏祀赤帝于南郊有司摄事
卷十六
吉礼
皇帝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
卷十七
吉礼
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有司摄事
卷十八
吉礼
皇帝立秋祀白帝于西郊
卷十九
吉礼
立秋祀白帝于西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
吉礼
皇帝立冬祀黒帝于北郊
卷二十一
吉礼
立冬祀黒帝于北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二
吉礼
皇帝腊日蜡百神于南郊
卷二十三
吉礼
腊日蜡百神于南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四
吉礼
皇帝春分朝日于东郊
卷二十五
吉礼
春分朝日于东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六
吉礼
皇帝秋分夕月于西郊
卷二十七
吉礼
秋分夕月于西郊有司摄事
卷二十八
吉礼
祀风师 祀雨师
祀灵星 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
卷二十九
吉礼
皇帝夏至祭方丘
卷三十
吉礼
夏至祭方丘有司摄事
卷三十一
吉礼
皇帝孟冬祭神州于北郊
卷三十二
吉礼
孟冬祭神州于北郊有司摄事
卷三十三
吉礼
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
卷三十四
吉礼
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有司摄事(蜡礼同)
卷三十五
吉礼
祭五岳四镇
卷三十六
吉礼
祭四海四渎
卷三十七
吉礼
皇帝时享于太庙
卷三十八
吉礼
时享于太庙有司摄事
卷三十九
吉礼
皇帝祫享于太庙
卷四十
吉礼
祫享于太庙有司摄事
卷四十一
吉礼
皇帝禘享于太庙
卷四十二
吉礼
禘享于太庙有司摄事
卷四十三
吉礼
肃明皇后庙时享有司摄事
卷四十四
吉礼
孝敬皇帝庙时享有司摄事
卷四十五
吉礼
皇帝拜五陵 皇后拜五陵
太常卿行诸陵
卷四十六
吉礼
皇帝孟春吉亥享先农耕籍
卷四十七
吉礼
孟春吉亥享先农于籍田有司摄事
卷四十八
吉礼
皇后季春吉巳享先蚕
亲桑
卷四十九
吉礼
季春吉巳享先蚕于公桑有司摄事
卷五十
吉礼
有司享先代帝王
卷五十一
吉礼
荐新于太庙 季夏祭中霤于太庙
孟冬祭司寒(纳冰开/冰附)兴庆宫祭五龙坛
卷五十二
吉礼
皇帝视学
卷五十三
吉礼
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
卷五十四
吉礼
国子释奠于孔宣父
皇子束脩 国学生束脩
卷五十五
吉礼
仲春仲秋释奠于齐太公
卷五十六
吉礼
皇帝巡狩告于圜丘
卷五十七
吉礼
巡狩告于圜丘有司摄事
卷五十八
吉礼
皇帝巡狩告于太社
卷五十九
吉礼
巡狩告于太社有司摄事
卷六十
吉礼
皇帝巡狩告于太庙
卷六十一
吉礼
巡狩告于太庙有司摄事
卷六十二
吉礼
皇帝巡狩
卷六十三
吉礼
皇帝封祀于太山
卷六十四
吉礼
皇帝禅于社首山
卷六十五
吉礼
时旱祈于太庙 时旱祈于太社
卷六十六
吉礼
时旱祈岳镇于郊(报祀/礼同)
卷六十七
吉礼
时旱就祈岳镇海渎
久雨禜国门
卷六十八
吉礼
诸州祭社稷
卷六十九
吉礼
诸州释奠于孔宣父
州学生束脩
卷七十
吉礼
诸州祈社稷 诸州祈祷诸神
诸州禜城门
卷七十一
吉礼
诸县祭社稷 诸里祭社稷
卷七十二
吉礼
诸县释奠于孔宣父
县学生束脩
卷七十三
吉礼
诸县祈社稷 诸县祈诸神
诸县禜城门
卷七十四
吉礼
诸太子庙时享
卷七十五
吉礼
三品以上时享其庙
卷七十六
吉礼
三品以上祫享其庙
三品以上禘享其庙
卷七十七
吉礼
四品五品时享其庙
卷七十八
吉礼
六品以下时祀 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
卷七十九
宾礼
蕃国主来朝以束帛迎劳
遣使戒蕃主见日 蕃主奉见
受蕃国使表及币
卷八十
宾礼
皇帝燕蕃国主 皇帝燕蕃国使
卷八十一
军礼
皇帝亲征类于上帝
卷八十二
军礼
皇帝亲征宜于太社
卷八十三
军礼
皇帝亲征告于太庙
卷八十四
军礼
皇帝亲征祃于所至之地
亲征及巡狩郊祀有司軷于国门
亲征及巡狩登所过山川
平荡贼冦宣露布 遣使劳将军
卷八十五
军礼
皇帝讲武 皇帝田狩
卷八十六
军礼
皇帝射于射宫 皇帝观射于射宫
卷八十七
军礼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宜于太社
卷八十八
军礼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告于太庙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告于齐太公庙
卷八十九
军礼
祀马祖 享先牧
祭马社 祭马歩
卷九十
军礼
合朔伐鼓 合朔诸州伐鼓
大傩 诸州县傩
卷九十一
嘉礼
皇帝加元服上
卷九十二
嘉礼
皇帝加元服下
卷九十三
嘉礼
纳后上
卷九十四
嘉礼
纳后下
卷九十五
嘉礼
皇帝元正冬至受皇太子朝贺
皇后元正冬至受皇太子朝贺
卷九十六
嘉礼
皇帝元正冬至受皇太子妃朝贺
皇后元正冬至受皇太子妃朝贺
卷九十七
嘉礼
皇帝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
皇帝千秋节受群臣朝贺
卷九十八
嘉礼
皇后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
皇后元正冬至受外命妇朝贺
卷九十九
嘉礼
皇帝于明堂读孟春令
皇帝于明堂读仲春令
皇帝于明堂读季春令
卷一百
嘉礼
皇帝于明堂读孟夏令
皇帝于明堂读仲夏令
皇帝于明堂读季夏令
卷一百一
嘉礼
皇帝于明堂读孟秋令
皇帝于明堂读仲秋令
皇帝于明堂读季秋令
卷一百二
嘉礼
皇帝于明堂读孟冬令
皇帝于明堂读仲冬令
皇帝于明堂读季冬令
卷一百三
嘉礼
皇帝于明堂及太极殿读五时令
卷一百四
嘉礼
皇帝养老于太学
卷一百五
嘉礼
临轩册命皇后
卷一百六
嘉礼
临轩册命皇太子
卷一百七
嘉礼
内册皇太子
卷一百八
嘉礼
临轩册命诸王大臣
朝堂册命诸大臣 册内命妇二品以上
卷一百九
嘉礼
遣使册授官爵 朔日受朝
朝集使朝见(并辞)
卷一百十
嘉礼
皇太子加元服
卷一百十一
嘉礼
皇太子纳妃
卷一百十二
嘉礼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官贺
卷一百十三
嘉礼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宫臣朝贺
皇太子与师傅保相见
皇太子受朝集使参辞
卷一百十四
嘉礼
亲王冠
卷一百十五
嘉礼
亲王纳妃
卷一百十六
嘉礼
公主降嫁
卷一百十七
嘉礼
三品以上嫡子冠
卷一百十八
嘉礼
三品以上庶子冠
卷一百十九
嘉礼
四品五品嫡子冠
卷一百二十
嘉礼
四品五品庶子冠
卷一百二十一
嘉礼
六品以下嫡子冠
卷一百二十二
嘉礼
六品以下庶子冠
卷一百二十三
嘉礼
三品以上婚
卷一百二十四
嘉礼
四品五品婚
卷一百二十五
嘉礼
六品以下婚
卷一百二十六
嘉礼
朝集使于尚书省礼见(并辞)
任官初上相见(诸州上/佐同)
京兆河南牧初上(诸州刺史/都督同)
万年长安河南洛阳令初上(诸县/令同)
卷一百二十七
嘉礼
乡饮酒
卷一百二十八
嘉礼
正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