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会阮图》卷

王蒙《会阮图》卷

王蒙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图预览 PREVIEW
王蒙《会阮图》全卷_01
王蒙《会阮图》全卷_02
王蒙《会阮图》全卷_03
王蒙《会阮图》全卷_04
王蒙《会阮图》全卷_05
王蒙《会阮图》全卷_06
王蒙《会阮图》全卷_07
王蒙《会阮图》全卷_08
王蒙《会阮图》全卷_09
王蒙《会阮图》全卷_10
王蒙《会阮图》全卷_11
王蒙《会阮图》全卷_12
王蒙《会阮图》全卷_13
王蒙《会阮图》全卷_14
王蒙《会阮图》全卷_15
王蒙《会阮图》全卷_16
王蒙《会阮图》全卷_17
王蒙《会阮图》全卷_18
王蒙《会阮图》全卷_19
王蒙《会阮图》全卷_20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王蒙《会阮图卷》局部 (1)
王蒙《会阮图卷》局部 (2)
王蒙《会阮图卷》局部 (3)
王蒙《会阮图卷》局部 (4)
王蒙《会阮图卷》局部 (5)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34727×1768像素(72 DPI)

文件大小:114.81 MB

下载格式: .png

——

作品简介

——

作品名称:元王蒙会阮图卷

作品作者:王蒙

创作时间:元代

原作尺寸:本幅24.2x94.6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蒙(一三○八—一三八五年),吴兴人。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自称香光居士。赵孟頫外孙,元四大家之一,画以王维、董源、巨然为宗,纵逸多姿,善用渴墨写皴点苔,构图繁复,无迫塞之感。 重山叠嶂,绵延江岸,高士弹阮竹林茅舍之中,访者隔江待渡。全幅山石均以解索皴写之,墨色清润,笔意简秀,惟较琐碎,略少苍深之势。

題跋

▼徵明題草書

右小畫。初無名氏。余以為王叔明筆。叔明趙魏公外孫。畫師王右丞。此幅設色行筆皆是。或以為趙善長。而實非也。蓋善長亦師右丞。而微涉作家。不若此幅純用士夫筆也。吾定為叔明無疑。徵明題。印記:文徵明印、悟言室印。

▼王穀祥草書

王叔明畫法軼宋宗唐。最為高古。脫去妍媚。特多士氣。余見凡幾矣。此卷尤清雅秀潤可愛。不必款題而知其為真蹟妙品也。況衡翁已有定鑒。余復何贅。聊記歲月。以寓欣賞。嘉靖丙辰四月既望。穀祥題。印記:穀祥、祿之、酉室。

▼陸治楷書

叔明謂諸作家精研物態者。傷於工緻。而筆力豪縱者。又多怒張之氣。乃遠宗王右丞。而筆法古淡。如商周款識。雖興象蕭閒。而意思咸在。然非有真見者不能觀之驪黃之外。夫既有真見。則又不待名氏而后辨也。此幅開卷。余已知為叔明真蹟。及觀文太史之所評定。乃知物有定論。在識者賞之而已。甲辰九月。陸治題。印記:陸治之印、陸氏叔平。

▼謝時臣草書

余叨游藝苑。凡元人諸畫家筆法無不學。獨雲林叔明二先生自是難師其妙。且石田衡山二老。入畫家三昧者。嘗云倪王二家不可輕學。宜乎余之拙劣。安得其門困奧。如育龜索板竅。終日不獲一。今觀此小幅。墨清色潤。出自舊格。余曾觀叔明丹山瀛海圖于王茂甫處。其用筆極類此。如玉之清潤而栗然。羡慕之下。益以蕪句云。黃鶴山樵古畫師。直從荊董托階梯。晴窗點染求形似。頓別妍蚩不忍題。謝時臣。印記:樗仙。

▼周天球楷書

叔明此卷。良是平生注意之作。諦玩竟日。始得窺其妙境。彼繪事家畦逕脫略已盡。論者多本其師承亦隘矣。大都清絕無纖塵。點染與元鎮伯仲。不當以疎密較也。此不待法眼可定。而系以諸名公跋語。則矇賈亦不疑矣。丁丑九月十八日。吳幼元京兆出示漫識。周天球。印記:群玉山人、周氏公瑕。

▼文嘉楷書

黃鶴山人王蒙叔明畫無一點塵俗氣。同時倪雲林雖筆法清勁。相與上下。而疎株淡墨。斷煙殘渚。則不若叔明之長。林林巨壑重嵐疊嶂之為尤難耳。此卷山水人物屋木舟船咸備。而命意高古。筆力簡遠。蓋叔明用意之筆也。嘉靖辛丑冬仲三日。茂苑文嘉題。印記:文氏休承、墨妙筆精。

▼陸師道楷書

倪元鎮於書畫少所推服。獨於叔明曰。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觀此橫卷。行筆命意。則知倪迂自是具眼者。嘉靖丙午八月九日題于得真齋。陸師道。印記:子傳、五芝玄澗。

▼錢穀楷書

萬曆丙子五月十三日。觀於毘陵吳幼元之獨倚樓。長洲錢穀。印記:叔寶。

▼王穉登楷書

王叔明會阮圖。舊為吳幼元家藏。憶余弱冠歲居毘陵。時時過幼元披閱此圖。賞其畫法清真。題識妙絕。去今幾三十年。題畫之人。如文內翰。許太僕。王吏部。謝陸二徵士。及陸尚璽。皆後先凋落。不勝云亡之戚。巋然魯靈者光。僅一休承丈耳。而況於黃鶴山人與圖中會阮之輩哉。余與幼元。雖升沉異途。山川相間。猶得以其暇輕橈過從。斗酒相命。顧不幸邪。詩不云乎。願保金石軀。與此圖并永耳。己卯八月十又四日尊生齋對雨力疾書。同集者。澄江董復生。余兒無曲無回侍。太原王穉登。

▼畢瀧行書

黃鶴山樵畫真者絕少。明何元朗收元四大家畫共有六十餘幀。叔明僅一幀。其少可知矣。余留心叔明畫三十載。所得掛幅三幀。內有竹一幀。似較勝於元朗。可不謂幸歟。今又來此卷。觀其用筆。全摹摩詰輞川圖。聲希味淡。非俗眼可識。賴有文陸諸大家鑑定耳。兩年前有吳門一友。見此卷於山西。係嘉禾人攜至者。索價二百餘金。還其半而不果。今夏間。吳門張秋塘持來云。嘉禾人欲售者。余披覽再四。確然信其真跡無疑(者字點去)。遂傾貲得之。以作枕中之祕。庚戌中秋。竹癡畢瀧記。印記:畢瀧之印、澗飛。

▼王文治行書

右黃鶴山樵會阮圖。未署姓名。卷後有前明文衡山。王祿之。陸叔平。謝樗仙。周公瑕。文休承。陸子傳。錢叔寶。王百穀九跋。竹癡道人於今夏得之。喜不自勝。評之曰聲希味淡。定為真蹟無疑。頃復自婁東攜至吳門見示。竹癡海內精鑑。且自能畫。余何間然。唯幸衰暮之年得觀名蹟。聊識其歲月云爾。乾隆五十五年歲在庚戌陽生之月。觀於吳趨經訓堂并記。丹徒王文治。印記:王氏禹卿、夢樓。

▼王文治行書

黃鶴山樵會阮圖。竹癡道人鑑藏。文治。印記:文章太守、流芳。

技法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苔点 、皴法、 披麻皴、写意。

印记资料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房
收傳印記 王穉登 王氏百穀
收傳印記 王文治 王氏禹卿
收傳印記 畢瀧 竹痴祕玩
收傳印記   神品
收傳印記 畢瀧 清賞
收傳印記 畢瀧 畢澗飛書畫記
收傳印記 畢瀧 畢澗飛鑑藏印
收傳印記 畢瀧 畢瀧祕笈
收傳印記 畢瀧 畢瀧審定
收傳印記 畢瀧 畢瀧藏書畫記(重一)
收傳印記 畢瀧 畢瀧鑑賞
收傳印記   畫癖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嘉慶御覽之寶
——

相关作品

——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