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41736×1864像素(72 DPI)
文件大小:158.96 MB
下载格式: .png
作品名称:元吴镇墨竹卷
作品作者:吴镇
创作时间:元代 / 元顺宗至正三年(1343年)
原作尺寸:本幅33.5x487.4厘米;拖尾33.5x251.8厘米
原作材质:本幅绢本;拖尾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片片落花心。悠悠飛絮意。清風明月中。此風不可企。仲圭記。作者印记: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墨竹風韻為難。古今所以為獨步者。文湖州也。作者印记: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日日行青山。無竹不可留。可憐風雨中。桃李競春秋。梅道人戲墨。作者印记: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晴(誤作時)霏光煜煜。曉日影曈曈。為問東華塵。何如北窗風。至正三年(一三四三年)七月望日。梅道人戲墨。作者印记: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方從義草書
阿香怒鞭籜龍尾。班鱗蝕去痕未洗。天風吹作萬琅玕。翠壓修林收不起。林深有客栖寒烟。玉版已悟禪中禪。人間赤日迥不到。著我六月秋冷然。青雲欲飛霖雨既。珮環聲。雙娥泣。玉簫驚起老龍眠。夜深瀟湘半江碧。上清羽客方壺題。印记:方壺書印、周大夫方叔之後。
▼鄧文原草書
萬山深鎖翠雲寒。中有衡茆竹萬竿。粉破烟梢龍出躍。清翻幢影鳳栖翰。琴床穩處風生袂。茶白敲時葉墮闌。獨鶴不嗚雙興發。漫將詩句寫琅玕。巴西鄧文原。印记:鄧文原印、巴西鄧氏善之。
▼倪瓚行楷書
余每好寫竹枝。然僅能得其清勁之致。至于縱橫奇妙如龍遊鳳舞。則讓吾仲圭。今觀此卷。那得不寶。雲林生倪瓚。印记:倪元鎮氏。
▼張雨草書
素節自虛植。蒼顧無古今。靜存仁者體。清得此君心。笏潤浥朝爽。尊涼借午陰。投簪時得造。舒嘯一披襟。句曲外史張雨題。印记:張雨。
▼俞和行書
仲圭山水。固自不凡。間寫竹枝。尤稱絕品。直可駕東坡而並可與矣。細觀此卷。當自得之。紫芝山人俞和。印记:俞龢、紫芝生。
▼沈周行書
吾聞渭川南。千畝富修竹。烟梢拂雲霓。風葉披崖谷。古來賢達士。愛此鄙梁肉。居焉弗可無。凜凜常在目。何年風雨夜。分此萬蒼玉。仲圭真能事。點綴亂山曲。翛然對此君。挺拔出塵俗。淇園有遺詠。千載繼芳躅。石田老人沈周。印记:石田、沈氏啟南。
▼董其昌草書
墨竹之始。畫譜載五季李夫人寫於月夜竹影中。嗣後有陳公儲。王摩詰。張嗣昌。毛信卿皆能寫竹。或有兼擅。或有獨能。墨蹟存者。亦未多見。迨及宋元文與可。蘇子瞻。李息齋。吳仲圭。柯丹丘。是皆天姿高邁。游戲翰墨。為世所重。今之寫竹者。筆力未到。非失之於粗。則失之於弱。或能稀少不能重密。或能寫其似不能寫其意。多則繁亂。少則無致。幹節枝葉。法度全無。就而視之。病忌盡露。何有風枝雨葉。摩霄千雲。胸中成竹。勢挺萬丈乎。若縱橫錯綜。踈密濃淡。多則萬竿。少則一枝。大則寫形。小則寫意。律於法而不拘於法。師於古而不泥於古。則又在人之變通也。甲戌春正月。雪窗漫筆。其昌。印记:董其昌印、玄宰、玄賞齋。
▼董其昌草書
余既為辰玉書墨竹誌。越二年。辰玉復收得吳仲圭所寫竹枝。因合裝成卷示余。噫。余書何足為梅老匹哉。識以志吾幸。玄宰。印记:昌。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
收傳印記 | 文會詩書之娛 | |
收傳印記 | 李冠 |
吴镇水墨竹《竹谱卷》
元吴镇竹谱真迹卷
元吴镇墨竹卷
元吴镇墨竹卷
元吴镇墨竹谱卷
元吴镇山水轴
吴镇山水画《乔林萧寺图》页
元吴镇山水画《虚榭听泉图》页
吴镇水墨画《雨竹风兰图》页
元吴镇《曲彴孤亭图》页
集古名绘《元吴镇竹泉小艇图》页
元吴镇墨梅图《以介眉寿册》共8开
元吴镇《高节凌云图》轴
吴镇山水画《清江春晓图》轴
元吴镇山水画页
吴镇水墨竹《筼筜清影图》轴
吴镇《野竹图》轴
元吴镇水墨竹谱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