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2435×2000像素(72 DPI)
文件大小:367.27 MB (共20开)
下载格式: PNG / RAR
作品名称:元吴镇墨竹册
作品作者:吴镇
创作时间:元代 / 至正八年(1348年)
原作尺寸:本幅 34.3x44.3厘米
原作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吴镇墨竹册,一册21开(本幅20开20幅,前副页1开2幅),元代至正八年(1348年),纸本,本幅 34.3x44.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項元汴前副葉行書:游心竹素,項元汴題。印記:墨林山人。
▼第一幅款识
梅道人戲墨。印記:梅華盦。
▼第二幅款识
涓涓多息水。拂拂最宜山。吁嗟此君子。得地不容閑。梅華戲墨也。印記:梅華盦。
▼第三幅款识
野竹詩于後。印記:梅華盦。
▼第四幅款识
我愛晚風清。新篁動清節。呺呺空洞子。抱此歲寒葉。相對兩忘言。只可自怡悅。惜我鄙吝才。幽閑養其拙。野服支扶留。時苔上(原脫一字)屧。夕陽欲下山。林間已新月。梅華道人戲墨。印記: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第五幅款识
眾木搖落時。此君特蒼然。節直心愈空。抱獨全其天。梅老云。印記:梅華盦。
▼第六幅款识
媚媚春前花。搦搦風前柳。獨有此君子。可為歲寒友。梅華道人戲墨。印記: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第七幅款识
无
▼第八幅款识
緬懷瀟湘江。千里遙相憶。何當寫一枝。與子期深密。梅華道人戲墨。印記: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第九幅款识
无
▼第十幅款识
梅華菴墨戲。印記:梅華盦。
▼第十一幅款识
葉葉舞清風。梢梢瀉白雨。此懷誰其賞。山中有巢許。梅華老朽戲墨。印記: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第十二幅款识
寫竹之真。初以墨戲。然陶寫情性。終勝別用心也。行可索作。余老朽。亦嗜此已五十年矣。尚未得一筆中程。此無他。亦進之無力故也。公其勉力。久久能與筆墨相忘。方信此語不虛也。梅老繆談。印記:梅華盦。
▼第十三幅款识
日日行青山。青竹不可留。可憐東風中。桃李多春愁。梅華老戲墨。至正戊子(一三四八年)秋。印記: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第十四幅款识
梅華道人墨戲。印記: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第十五幅款识
日日對此君。攀挹非細故。為問轅下駒。何如轍中鮒。梅老戲云。印記: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第十六幅款识
蓊蔚為難。所以用力也。行可意為如何。梅老戲語也。印記:梅華盦。
▼第十七幅款识
梅華道人戲墨。印記:梅華盦。
▼第十八幅款识
梅華道人戲墨。印記:梅華盦、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第十九幅自题
釋文: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疎有真態。生平率寫忘嶮巇。走壁懸崖穿石□。虛名抱節山之阿。清風白雨聊婆娑。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七十翁梅老戲墨也。
▼第二十幅自题
釋文:墨竹之法。公家有息齋李學士行世竹譜。備言其詳。豈在山野贅辭。但欲以墨跡摹其彷彿。息齋譜中。亦言宗文洋州之趣。蓋文竹近處絕為稀少。倘遇好事家出示。多贋欠真。所(所字疑誤)令學人慕而不堅。所以異其筆法也。與可之竹。大概出於自然。不求形似。與世畫工略不相入。但傳與可之名。不見真跡者多。縱遇真蹟。又涉狐疑臆度。賞會之家。如胸中流出。則易於驗辨。如其以他日(點去)人議論。徒為喋喋評詳。貽笑于大方之家多矣。余之謬言亦多矣。但公力入筆研。文字之餘。久久學純熟。與筆墨兩忘。自然見文洋州之趣。元不費力也。至正八年戊子(一三四八年)秋九月。梅華老朽戲墨而書。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
| 作者印記 | 吳鎮 | 梅華盦 |
| 作者印記 | 吳鎮 | 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 |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林 |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寄傲 |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項墨林鑑賞章 |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墨 |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 | 墨林主人 |

吴镇《墨竹谱》册

元吴镇墨竹册(共20开)

元吴镇《渔父图卷》超清全卷图

吴镇《秋江渔隐图》轴

元吴镇《疏林远山图》页

历代集绘《吴镇枯木竹石图》页

元吴镇水墨山水页

吴镇水墨山水《溪流归艇图》页

吴镇山水画《夏山欲雨图》卷

元吴镇山水卷

元吴镇画山水卷

吴镇水墨竹《竹谱卷》

元吴镇竹谱真迹卷

元吴镇墨竹卷

元吴镇墨竹卷

元吴镇墨竹谱卷

元吴镇山水轴

吴镇山水画《乔林萧寺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