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

赵令穰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图预览 PREVIEW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1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2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3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4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5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6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7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8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09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10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11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12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13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14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_15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高清图局部 (1)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高清图局部 (2)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高清图局部 (3)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高清图局部 (4)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高清图局部 (5)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高清图局部 (6)
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高清图局部 (7)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49160×3543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220.30 M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RAR

作品名称: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

作品作者:赵令穰

创作时间:北宋

原作尺寸:本幅29.8x76.7厘米;拖尾一29.8x64.4厘米;拖尾二29.8x260.6厘米

原作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令穰,神宗、哲宗(一○六七—一一○○)时人,字大年。仕至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荣国公。雅有美才高行,读书能文,戏弄翰墨,尤工草书,其所作多小轴,甚清丽,雪景类王维笔,汀渚水鸟,有江湖意。 小亭中,两人坐对赏花,江干水渚,群卉争发,设色艳丽,惟未必出于赵令穰手笔,画中人亦无特殊造形,但拖尾诸跋,均以陶潜赏菊故事为题咏。

题跋

▼董其昌草書

此趙大年學右丞筆也。名家晚年一變。無復模倣之迹。此其少壯時守法之精能者。董其昌題。印記:董其昌、太史氏。

▼拖尾一草書

黃花愛逕疑無路。紅葉臨涼巧勝春。前去重陽猶一日。不辭傾盡蟻醪醇。

▼詹同文草書

山中書甲子。九月忽在茲。豈不感時節。鬚鬢將如絲。英英黃鞠華。乃經霜露滋。秫田秋未稔。何以充酒資。不漉頭上巾。今日生塵緇。寂寞東籬下。對鞠空嗟咨。白衣知我言。一醉焉可辭。南山多浮雲。悠然興所思。余生千載後。清風恆慕之。直哉紫陽筆。皦若天無私。翰林詹同文敬為思本平章公題陶靖節圖。印記:雪鶴齋、同文、天臞老人。

▼蔡哲草書

山中忽逢九月九。元亮家貧正無酒。繁霜寂寞籬邊花。西風搖落門前柳。適有可人攜酒來。掀髯一笑開心懷。黃華滿把恣狂飲。直須醉倒傾尊罍。君不聞猛虎不飲盜泉水。歸去柴桑書甲子。又不聞鳳皇不共雞爭食。歸去寧甘老篷蓽。後來作者德與同。先生千載遺高風。蔡哲。印記:蔡思賢印、西山世家。

▼中山居士草書

柴桑人去幾朝昏。恍惚東籬菊尚存。愛菊對圖無限意。高風與誰論。高風下有千載二字。中山居士。

▼張羽楷書

五兒長大翟卿賢。彭澤歸來即醉眠。籬外黃花門外柳。枝枝猶似義熙前。尋陽張羽。印記:張來儀。

▼蘇伯衡行楷書

解組歸來。田園栖遲。歲序忽忽。霜露淒淒。中林卉木。瞻言具腓。維此黃華。媚于東籬。時有暄涼。物有盛衰。世運推移。振古如斯。嘻其奈何。寘喜與悲。乘化以遊。矢不復疑。甘酒盈尊。與爾共揮。聊樂今朝。千載何知。靖節先生大義所在。立志不貳。乃若所遇則安乎天。晉宋之間一人而已。余每讀其詩。未嘗不歎其為知道之言。仰其人於千載之上。而願為之執御焉。今從指揮李公觀此圖。雖畫家以意摹寫。而思致間雅稱其所謂沖澹者。因賦詩如右。庶幾先生之志也與。洪武乙丑春三月二十有三日。眉山蘇伯衡識。

印记资料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宋高宗 (乾卦)
收傳印記 宋高宗
收傳印記 宋高宗

首页书法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画水彩画古籍艺术品

©集古作网 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

联系方式:微信搜索“jiguzuo”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