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作网 > 古籍

仪礼注疏(汉·郑玄)

仪礼注疏(汉·郑玄)

郑玄 / / 汉代

经部礼类汉代四库全书

文件下载

古籍下载

文件大小:130.42 MB (共14册)打包下载

下载格式: PDF / ZIP

古籍名称:仪礼注疏

古籍作者:郑玄

成书时间:汉代 / 清代编纂

经部·礼类古籍,汉代·郑玄《仪礼注疏》PDF,本书共十七卷,拆分为14册数字本PDF文件下载。

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1)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2)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3)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4)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5)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6)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7)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8)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9)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10)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11)汉代·郑玄《仪礼注疏》 (12)

仪礼注疏序

  唐朝散大夫行太学博士弘文馆学士臣贾公彦撰:

  窃闻道本冲虚,非言无以表其疏。言有微妙,非释无能悟其理。是知圣人言曲事,资注释而成。至于《周礼》《仪礼》,发源是一理,有终始分为二部,并是周公摄政太平之书。《周礼》为末,《仪礼》为本。本则难明,未便易晓。是以《周礼》注者则有多门,《仪礼》所注,后郑而已。其为章疏则有二:家信都黄庆者,齐之盛德;李孟悊者,隋曰硕儒。庆则举大略小,经注疏漏,犹登山远望而近不知;悊则举小略大,经注稍周,似入室近观而远不察。二家之疏互有修短,时之所尚,李则为先。案《士冠》三加,有缁布冠、皮弁、爵弁,既冠又著玄冠见于君。有此四种之冠,故记人下陈缁布冠、委貌、周弁,以释经之四种。经之与记,都无天子冠法,而李云委貌与弁皆天子始冠之冠,李之谬也。《丧服》一篇,凶礼之要,是以南北二家章疏甚多,时之所资,皆资黄氏。案郑注《丧服》,引《礼记》《檀弓》云:“绖之言实也,明孝子有忠实之心,故为制此服焉。”则绖之所作,表心明矣,而黄氏妄云:“衰以表心,绖以表首。”以黄氏公违郑注,黄之谬也。黄李之训,略言其一,馀足见矣。今以先儒失路,后宜易涂,故悉鄙情,聊裁此疏。未敢专欲以诸家为本,择善而从,兼增已义,仍取四门助教李玄植详论可否,佥谋已定,庶可施矣。函丈之儒,青衿之俊,幸以去瑕取玖,得无讥焉。

提要

  臣等谨按《仪礼注疏》十七卷,汉郑元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出残缺之馀,汉代所傅凡有三本。一曰戴德本,以冠礼第一,昏礼第二,相见第三,士丧第四,既夕第五,士虞第六,特牲第七,少牢第八,有司彻第九,乡饮酒第十,乡射第十一,燕礼第十二,大射第十三,聘礼第十四,公食第十五,觐礼第十六,觇服第十七。一曰戴圣本,亦以冠礼第一,昏礼第二,相见第三,其下则乡饮第四,乡射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第七,士虞第八,丧服第九,特牲第十,少牢第十一,有司彻第十二,士丧第十三,既夕第十四,聘礼第十五,公食第十六,觐礼第十七。一曰刘向别录本,即郑氏所注,贾公彦疏谓别录尊卑吉凶次第伦序,故郑用之。二戴尊卑吉凶杂乱,故郑不从之也。其经文亦有二本,高堂生所傅者,谓之今文;鲁恭王坏孔子宅得亡仪礼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书之,谓之古文。元注参用二本,其从今文而不从古文者,则今文大书,古文附注。《士冠礼》闑西阈外句注,古文闑为欚,阈为蹙,是也。从古文而不从今文者,则古文大书,今文附注。《士冠礼》醴辞孝友时格句注,今文格为嘏,是也。其书自元以前绝无注本,元后有王肃注十七卷,见于隋志。然贾公彦序称《周礼》注者则有多门,《仪礼》所注后郑而已,则唐初肃书已佚也。为之义疏者有沈重,见于北史;又有无名氏二家,见于隋志。然皆不传,故贾公彦仅据齐黄庆、隋李孟悊二家之疏定为今本。其书自明以来刻本舛讹殊甚。顾炎武《日知录》曰:“万历北监本十三经中,《仪礼》脱误尤多,以昏礼脱婿授绥姆辞曰‘未教不足与为礼也’一节十四字,赖有长安石经据以补此一节而其注疏遂亡。《乡射礼》脱士鹿中翿旌以获七字,《士虞礼》脱哭止告事毕宾出七字,《特牲馈食礼》脱举觯者祭卒觯拜长者答拜十一字,《少牢馈食礼》脱以授尸至取觯兴七字,此则秦火之所未亡而亡于监刻矣。”云云,盖由《仪礼》文古义奥,傅习者少,注释者亦代不数人,写刻有讹,猝不能校,故纰漏至于如是也。今参考诸本,一一釐正,著于录焉。乾隆四十一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