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60000×223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309.99 MB
下载格式: PNG / JPG / ZIP
作品名称:宋徽宗十八学士图
作品作者:赵佶(宋徽宗)
创作时间:北宋
原作尺寸:本幅28.2x550.2厘米
原作材质:本幅绢,拖尾纸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十八学士图,卷,本幅绢、拖尾纸,赵佶,本幅28.2x550.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十八学士图》画面为典型的文人酬应,内容包括游园、赋诗、奏乐、宴饮,戏马、观鹤,气氛热闹欢愉。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另外一卷乾隆题跋版的《宋徽宗画唐十八学士图》。
本幅:28.2x550.2、隔水一:12.3、裱绫一:13.7、裱绫二:14.3、隔水二:12.3、裱绫三:13.3、拖尾一:28.2x96.1、隔水三:11.6、拖尾二:28.2x112.7、裱绫四:13.5、隔水四:12.5、裱绫五:13.6厘米。
▼赵佶本幅楷书瘦金体款识
有唐至治咏康哉,辟馆登延经济才。廱泮育贤今日盛,汇征无复隐蒿莱。御笔(下有御押)。印记:御书、宣和(半玺)。
赵佶拖尾一楷书:
唐十八学士:杜如晦、房元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元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薛元恭、颜相时、许恭宗、盖文达、苏勉、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大观戊子(1108)岁,御笔(下有御押)。印记:御书。
▼赵佶拖尾一楷书(瘦金体)局部
▼蔡京拖尾二行书题跋(局部)
唐太宗得杜如晦房元龄等十八人,佐命兴邦。臣考其施为,皆不能稽古立政,然终致其君至太平者。盖唐乘大乱之后,饥易为食,渴易为饮,故事半古人,功已倍之也。太宗尝曰:秦汉不足袭,三代损益如何,房杜不能对,遂命魏正与元龄等宿中书省讲议,终不能定。太宗曰:礼废乐坏,朕甚闵之,有志不就,古人攸悲。对曰:非陛下不能行,乃臣等无素业,何愧如之。正与元龄如晦,惭栗而出。元龄等相谓曰:有元首,无股肱,诚可叹也。盖元龄如晦学非尧舜三代,其所操知秦汉蹇浅卑近,使太宗无乡举里选,制礼作乐之功,后之学者,未尝不掩卷太息。今天下去唐,又五百余岁。皇帝陛下睿智生知,追述三代,于是乡举里选,制礼作乐,以幸天下,足以夸(当作跨)唐越汉。犹慨然缅想十八人,图其形寄意于诗什,有廱泮育贤今日盛,汇征无复隐蒿莱之句。求贤乐士,可见于此,则成人有德,小子再(当作有)造。当如圣志,十八人不足道也。大观庚寅(1110)季春望,太师鲁国公臣京谨记。印记:龙形真字方印。
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宣统御览之宝、宝笈三编。
收传印记:韩世能印。
经史‧故事、十八学士、人物、官员(臣)、建筑、亭、侍从、童仆、走兽、马、奇石、山水、溪涧、湍泉溪涧、树木、松、竹、杨柳、芭蕉、花草、草、棕榈、莲荷、芦苇、狗、鹰、鹤、鸭、鹅、池水、荷花池、桥、栏杆、家具(屏风、桌、椅、凳)、饮食器、笔、砚、筝、琴、笙等、棋(棋盘、棋子)。
工笔、界画、皴法、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三册,页1369。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32。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五册,页351-358。
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全卷
宋徽宗赵佶行书《蔡行敕卷》全卷
宋徽宗赵佶《听琴图》轴
宋徽宗《溪山秋色图》轴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又名《杏花鹦鹉图》全卷
宋徽宗赵佶《写生翎毛卷》
宋徽宗赵佶《柳鸦芦雁图》卷
宋徽宗赵佶《祥龙石图》卷
宋徽宗、北宋宫廷画家《文会图》轴
宋徽宗《红蓼白鹅图》轴
宋徽宗赵佶花鸟画《蜡梅山禽图》轴
宋徽宗赵佶《池塘秋晚图》全卷
宋徽宗赵佶《御河鸳鸯图》全卷
宋徽宗画猫《耄耋图》全卷
宋徽宗赵佶工笔画《山花舞蝶图》全卷
宋徽宗花鸟画卷《秋塘山鸟图》全卷
宋徽宗工笔写生卷
宋徽宗十八学士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