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图尺寸:56174×1496像素(100 DPI)
文件大小:42.90 MB
下载格式: .jpg
作品名称:清人清明上河图卷
作品作者:清佚名
创作时间:清代
原作尺寸:本幅31.1x684.4;引首31.5x98.7;拖尾一38x121.7;拖尾二38x323.8厘米
原作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仇英(约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出身低微,年轻时曾为漆工。画家周臣赏识其才能,加以指导,后遂成名。工画山水、人物,兼擅花卉、鸟兽,为明四大家之一。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画史中写实风俗画的一件杰作,历代临仿者甚众。本卷旧传为仇英之作,依宋本规模加以增改。幅中所见之戏台、寺庙、杂耍、宫殿等,皆不见于宋本。本卷人物繁多,屋宇车乘绘制均极工细。
仇英(伪款)吳門實父仇英摹宋張擇端筆。
十洲(伪印)、仇英之印(伪印)。
李石曾引首:(李石曾題。文不錄。)
文徵明(伪跋):清明上河圖記。右清明上河圖者。其先為宋翰林學士畫史張擇端所作。上河云者。蓋其習俗所尚。若今之上塚然。故其盛如此也。圖高不滿尺。長二丈有奇。人物不能寸。小者纔一二分。他物稱是。自遠而近。自略而詳。自郊野以及城市。山則巍然而高。隤然而卑。漥然而空。水則澹然而平。淵然而深。迤然而長引。突然而激湍。樹則槎然枯。欝然秀。翹然蓊。然而莫知其所窮。人物則宧仕農商醫卜僧道胥吏篙師纜夫婦女臧獲之。行者。坐者。問者。答者。授者。受者。呼者。應者。騎而馳者。負而戴者。抱而携者。導而前呵者。執斧鋸者。操畚鍤者。持杯罌者。袒而風者。倦而欠伸者。有乘轎褰簾以窺者。又有以板為輿。無輪箱而陸曳者。及至牽重舟。沂急流。極力寸進。圜橋匝岸。駐足而旁觀者。若交馳聒叫。百口而同聲者。驢騾馬牛槖駝之屬。或臥或息。或飲或就囊齕草。首入囊半者。屋宇則官府之衙。市□之居。邨野之庄。寺觀之廬。門窗屏幛。籬壁之製。間見而層出。店肆所鬻則若酒。若藥。若香。若饌。若雜貨百物。皆有題匾名字。幾至不可辨識。所謂人與物者甚多至不可指數。而筆勢簡逕不見其錯。設改竄之跡可謂難矣。杜少陵所謂毫髮無遺憾者。非早作夜思。日積月累不能到此。擇端原本。傳歷已久。自元及明傳。源委有敍。今入天府不可復見。其粉本向藏朱大理家。予及見之。因乞吾友仇君實父臨摹經歲畢工。纖毫無漏。真可奪天巧。復舊觀矣。後之覽者。當即以真本視之可也。嘉靖癸卯(一五四三年)仲春既望。長洲文徵明撰并書。
李石曾尾:(李石曾跋。文不錄。)
沈尹默:(沈尹默跋。文不錄。)
何遂:(何遂跋。文不錄。)
沈祖德:(沈祖德跋。文不錄。)
| 印記類別 | 印主 | 印記 |
|---|---|---|
| 收傳印記 | 子子孫孫永保 | |
| 收傳印記 | 子京父印 | |
| 收傳印記 | 平生真賞 | |
| 收傳印記 | 玉牒崇恩 | |
| 收傳印記 | 宜爾子孫 | |
| 收傳印記 | 高陽李氏曾藏 | |
| 收傳印記 | 符曾經眼 | |
| 收傳印記 | 曾在崇禹聆處 | |
| 收傳印記 | 項子京家珍藏(重一) | |
| 收傳印記 | 語鈴道人 | |
| 收傳印記 | 墨林山人 | |
| 收傳印記 | 槜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