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作品简介
——《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详情】
赵孟頫在《五牛图》拖尾先后题写了三段跋文,跋一,清雅俊秀,写出了得到《五牛图》后心生欢喜的恭敬状态。跋二,洒脱恣意,笔势放达,在庄正中也可以读出他借画说事,渴求“放任水草”的自由。跋三,相较于一跋二跋,下笔要重,行笔刚直。或处于愤怒与无奈,不愿多求溢美,更多的不愿多求溢美是表达愤恨不平、无能为力。
赵孟頫五牛图题跋(一)
余南北宦游。于好事家见韩滉画数种。集贤官画有《丰年图》、《醉学士图》最神。张可兴家《尧民击壤图》笔极细。鲜于伯几家《醉道士图》与此五牛皆真迹。初,田师孟以此卷示余,余甚爱之。后乃知为赵伯昂物,因托刘彦方求之,伯昂欣然辍赠。时至元二十八年,七月也。明年六月。携归吴兴重裱。又明年,济南东仓官舍题。二月即望,赵孟頫题。
赵孟頫说,自己“南北宦游”,亦即这些年走南闯北,结交了不少朋友,也见过不少唐人韩滉(五牛图作者,唐朝宰相之一)的真迹,各有各的精彩之处。 好朋友田师孟曾将此《五牛图》展示,赵孟頫十分欣喜;后来才知道,《五牛图》就是胞亲赵伯昂的家藏。于是委托刘彦方(朋友的朋友)向赵伯昂求此画,赵伯昂很高兴的转赠给了他。时间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从赵孟頫的跋文,可见他对《五牛图》是非常喜欢的,“余甚爱之”。求得佳作,时常把玩。一年后带回吴兴(即湖州)重新装裱。又一年后,于济南东仓官舍写下这则跋文,记述下了得到《五牛图》的前后经过。
赵孟頫五牛图题跋(二)
右唐韩晋公五牛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昔梁武欲用陶弘景,画二牛,一以金络首,一自放于水草之际,梁武叹其高致,不复强之,此图殆写其意云。子昂重题。
此跋应是赵孟頫时常赏玩《五牛图》之后的评语,盛赞韩滉画的好,“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这是赞其画技。
其次,借一段典故,引申出此《五牛图》的深意。赵氏跋文说,梁武帝萧衍曾请归隐山林的陶弘景出山做官,陶弘景便画《二牛图》回赠萧衍,画中有一牛以金络羁首,虽然富态但拘态束缚很是扭捏。另一牛则欢快自由,放纵与水草丰美之原。梁武帝见了此画,一下就明白了陶弘景用意高致,于是不再强其所难。“此图殆写其意云”,赵孟頫此时,不正是“以金络首”吗?或借此表达自己不想做官但奈何身不由己的现状,他的愿望,也是“自放于水草之际”啊。
赵孟頫五牛图题跋(三)
此图仆旧藏,不知何时归太子书房,太子以赐唐古台平章,因得再展,抑何幸耶!延祐元年三月十三日,集贤侍读学士正奉大夫赵孟頫又题。
第三则跋文,则有许多未尽之秘辛。如前二跋所述,“此图仆旧藏,不知何时归太子书房?”这明明是我赵孟頫的收藏品,不知怎的就出现在了太子的书房!一不解。“太子以赐唐古台平章”,太子居然将如此好画转赠给他人,真是不知珍惜。二不解。吊诡的是,居然又被我赵孟頫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