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作网 > 书法高清图片下载

清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

清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

梁国治 / 台北故宫博物院

梁国治兰亭八柱帖行书册页行楷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1897×1749像素(72 DPI)

文件大小:222.21 MB (共27开)

下载格式: PNG / RAR

作品名称:清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

作品作者:梁国治

创作时间:清代 / 1778年

原作尺寸:19x20.6 厘米

作品材质:纸本

收藏位置:台北故宫博物院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_01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_02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_03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_04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_05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_06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_07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1)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2)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3)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4)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5)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6)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7)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8)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第八册局部 (9)
——

作品简介

——

摹兰亭八柱帖

第1册 虞世南摹兰亭序

第2册 褚遂良摹兰亭序

第3册 冯承素摹兰亭序

第4册 楷书标目柳公权书兰亭诗墨迹

第5册 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原本

第6册 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笔

第7册 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第8册 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梁国治《摹兰亭八柱帖》全册(共8册168开)全册打包下载

释文

蘭亭八柱帖。第八冊。(隸書)。(小字註。御臨董其昌倣柳公權書蘭亭詩。)。(楷書)。(第一則)四言詩。王羲之為序。序行於代。故不錄。其詩文多不可全載。今各裁其佳句而題之。亦古人斷章之義也。(第二則)王羲之。(小字註。自此已下十一人兼有五言)。代謝鱗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代同流。乃携齊好。散懷一丘。(第三則)謝安。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契慈玄執。寄教林丘。森森連嶺。茫茫原疇。逈霄乎模。凝泉散流。(第四則)謝万。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青蘿翳岫。脩竹冠岑。谷流清響。條鼓鳴音。玄崿吐潤。霏霞成陰。(第五則)孫綽。春詠登臺。亦有臨流。懷彼代水。肅此良儔。脩林陰沼。旋瀬縈丘。穿池激湍。漣濫觴舟。(第六則)徐豐之。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尚想冥客。希風永歎。(第七則)孫統。茫茫大造。万化齊軌。冈悟玄同。競異標旨。平勃運摸。黃綺隱機。凡我仰希。期山期水。(第八則)王彬之。丹崖竦立。葩藻映林。淥水揚波。載浮載沉。(第九則)袁矯之。人亦有言。意得則歡。嘉賓既臻。相與遊盤。微音迭詠。馥焉若蘭。茍齊一致。遐想揭竿。(第十則)王凝之。莊浪濠津。巢步穎湄。寄心玄冥。千載同歸。(第十一則)王肅之。在昔暇日。味存林嶺。今我斯遊。神恬心靜。(第十二則)王徽之。散懷山水。翛然忘羈。秀薄粲穎。踈松籠崖。遊羽扇香。鱗躍清池。肆目寄心。歡冥二奇。(第十三則)王豐之。肆盻巖岫。臨泉濯趾。感興魚鳥。安茲幽跱。(第十四則)華茂。林榮其蔚。澗激其隈。沉沉輕觴。載欣其懷。(第十五則)庾友。□寄心城表。遼遼遠邁。理感則一。冥心玄會。(第十六則)五言詩序。孫興公。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非以渟之則清。淆之則濁耶。故振轡於朝市。則充屈之心生。閑步於林野。則遼落之意興。仰瞻羲唐已遠矣。近詠臺向顧探。增懷於曖昧之中。思鎣拂之道。暮春之始。稧于南澗之濵。高嶺千尋。澄湖万頃。乃席芳草。鏡清流。覽卉物。觀魚鳥。具物同榮。資生咸暢。於是和以醇醪。齊以達觀。泱然兀矣。焉復覺鵬鷃二物哉。曜靈促轡。玄景西邁。樂與時過。悲亦係之。往復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迹。明復陳矣。原詩人之致興。良詠歌之有由。(小字註。文多不備載。)(第十七則)王羲之(小字註。自此已下十一人兼有四言)。仰眺望天際。俯盤淥水濵。寥朗無崖觀。寓物理自陳。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羣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第十八則)謝安。相與欣嘉節。率爾同褰裳。薄雲羅陽景。微風翼輊航。淳醪陶玄府。兀若遊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復覺彭殤。(第十九則)謝万。玄冥卷陰旗。勾芒舒陽旌。靈液被九區。光風扇鱗榮。碧林輝英翠。紅葩擢新莖。朔禽撫翰遊。騰鱗躍清泠。(第二十則)孫綽。流風拂枉渚。亭雲蔭九臯。嚶羽吟脩林。游鱗戱瀾濤。携筆落雲藻。微言剖纖毫。時珍豈不甘。忘味在聞韶。(第二十一則)徐豐之。清響擬絲竹。班荆對綺踈。零觴飛曲詠。歡然朱顏舒。(第二十二則)孫統。地主觀山水。仰尋幽人蹤。迴沼激中逵。竹柏間脩桐。因流轉輊觴。冷風飄落松。時禽吟長澗。萬籟吹連峯。(第二十三則)王彬之。鮮葩映林薄。遊鱗戱清渠。臨川欣投釣。得意豈在魚。(第二十四則)袁矯之。四眺華木茂。俯仰清川渙。激泉流芳醪。豁爾累心散。仰想逸民軌。遺旨良可翫。古人詠舞雩。今也同斯歎。(第二十五則)王凝之。烟熅柔風扇。熙恬和氣淳。駕言與時遊。逍遙映通津。(第二十六則)王肅之。嘉會欣時遊。豁朗暢心神。吟詠臨曲瀬。綠波轉素鱗。(第二十七則)王徽之。先師有冥藏。安用羈世羅。未若保沖真。齊契箕山阿。(第二十八則)曹茂之。將來誰不懷。寄散山水間。尚想方外賓。超超有餘閑。(第二十九則)華平。願異達人遊。解結遨濠梁。猖狂任所適。浪流無何鄉。(第三十則)魏滂。三春陶和氣。万象齊一歡。明后欣時和。駕言映清瀾。亹亹德音暢。翛然遺世難。望巖媿脫屣。臨川謝揭竿。(第三十一則)謝懌。縱觴任所適。迴波縈遊鱗。千載同一朝。沐浴陶清塵。(第三十二則)庾蘊。仰想虛舟說。俯歎世上賓。朝榮雖云樂。夕弊理自因。(第三十三則)桓偉。主人雖無懷。應物寄有尚。宣尼遨沂津。翛然神心王。數子各言志。曾生發奇唱。今我歡斯遊。慍情亦蹔暢。(第三十四則)王玄之。松竹挺玄崖。幽澗激清流。蕭散肆情志。酣觴豁滯憂。(第三十五則)王蘊。散豁情志暢。塵纓忽以捐。仰詠揖遺芳。恬神味重玄。(第三十六則)王渙之。去來悠悠子。披褐良足欽。超迹脩獨往。真契齊古今。(行楷書)。

题跋

董其昌本幅二十二行楷書:

右柳公權書蘭亭詩。書法與右軍禊帖絕異。自開戶牖。不倚他人廡下作重儓。此所謂善學柳惠者也。或曰陶穀書。恐穀未能特創乃爾。且君謨長睿已審定矣。董其昌。

董其昌本幅二十二至二十四行書:

書法自虞歐褚薛盡態極妍。當時縱有善者。莫能脫其窠臼。顏平原始一變。柳誠懸繼之。於是以離堅合異為主。如那咤拆肉還母。拆骨還父。自現一清淨法身也。米者反詆誠懸。不足稱具眼人。若誠懸所書蘭亭。要須無一筆似右軍蘭亭始快。恨予不能無一筆不似誠懸耳。止生過余墨禪軒臨書。因一拈之。戊午(一六一八年)正月廿二日。董其昌自題。

梁國治本幅二十四至二十七行書:

董其昌臨柳公權書蘭亭詩。全卷初藏張照家。後乃割截為二。而兩卷先後俱入內府。因得合校審定。復為聯綴成卷。曾一再臨倣。並加題識。其闕字闕句。則按馮惟訥詩紀詳校。用董法補足之邇。當夏雨既霑。幾政稍暇爰。再臨此卷。覺前者所摹尚不出範圍。茲乃得運轉自如。亦足以驗今昔之詣力矣。董卷分行踈密高下。多有參差者。向雖略為排比而未盡。今乃移就整齊。且其首行有王獻之四言詩并序八字。蘭亭序人皆知為羲之所作。不聞獻之別有序文。而所集諸人詩又無獻之隻字。此或誠懸臨池偶誤。而香光倣寫時亦未深考。因刪此行以寓辨正。又孫綽後序近詠臺向句。蓋用後漢逸民傳臺佟向長二人事。以對羲唐。正合乃眀。張溥輯漢魏百三家集。改作臺閣。殊失意理。亦可謂無知妄作矣。第戲鴻堂原刻漫漶闕畫者多。因命于敏中就其邊傍補成全字。其原刻及董書所無者仍闕之。並命工以原刻本及敏中補本董臨卷。並所臨此卷。鈎摹上石。列為四冊。俾摻觚家得資考鏡。而董帖顯晦離合之故。訂摹彰闡之緣。皆有莫之致而致者。庸可不舉而示之。以識藝林佳話乎。戊戌六月(一七七八年)中澣御筆。臣梁國治摹。

印记

印記類別 印主 印記
收傳印記 清高宗 避暑山莊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三希堂精鑑璽
鑑藏寶璽 清內府印 宜子孫
鑑藏寶璽 清高宗 乾隆御覽之寶
鑑藏寶璽 清仁宗 嘉慶鑑賞

收藏著录

石渠宝笈三编(御书房),第七册,页3199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4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