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

苏轼 / 吉林省博物馆

全图预览 PREVIEW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1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2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3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4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5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6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7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8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09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0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1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2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3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4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5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6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7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全卷图_18

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 DETAILS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1)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2)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3)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4)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5)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6)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7)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高清大图局部细节 (8)

文件下载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65000×3928像素(350 DPI)

文件大小:288.82 MB

下载格式: JPG / ZIP

——

作品简介

——

作品名称:行书《〈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

作品作者:苏轼

创作时间:北宋

原作尺寸:28.3X306.3cm

原作材质:白麻纸本

收藏位置:吉林省博物馆

  白麻纸本,28.3X306.3cm,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前后总计684字,为所见苏轼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此帖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后散失民间。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

  此二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书此二赋述怀。

  行书《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并后记,计六百八十四言,为其传世墨迹字数最多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笔法雄劲,潇洒飘逸。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高清大图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局部

苏轼行书《中山松醪赋》高清大图

苏轼行书《中山松醪赋》局部

  作者后记云:“始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其犹子德麟得之以予,戏为作赋。后予为中山守,以松节酿酒,复为赋之。以其事同而文类,故录为一卷。绍圣元年润四月二十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东坡居士记。”绍圣元年(1094)作者五十九岁,书于被贬谪岭南途中的襄邑(今河南睢县)。

  卷后有元人张孔孙,明人黄蒙、李东阳、王穉登、王世懋、王世贞、张孝思题跋,以及乾隆皇帝的题跋和题诗。另王世贞致当时收藏者陈从训书札亦装裱卷后。

  此卷在金末元初时曾经郭仲实收藏,明代曾归郑达、李东阳、陈从训、张孝思等人递藏,清初曾为张应甲、季振宜、梁清标、蒋溥、安仪周等所得,乾隆时入清内府。流传有绪,钤诸家鉴藏印记数十方。《平生壮观》、《书画记》、《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壮陶阁书画录》等书著录。并刊刻于《秋碧堂帖》、《敬一堂帖》、《三希堂贴》、《壮陶阁贴》等丛帖中,有影印本传世。

  溥仪出宫时将此卷携出,藏于长春伪满皇宫。1945年伪满州国覆亡,此件国宝下落不明。1982年12月在吉林市一位中学教师家里找到,使这件珍宝重新得到了国家的保护。

——

相关作品

——

集古作网书法字帖书法字典高清国画高清油画水彩画素描画

©集古作网 www.JiGuZuo.COM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黔ICP备06002058号